2011年9月26日 星期一

蘇州花碼:曾經通行全國的中國數字

     這是兩枚清代發行的「大清寶鈔」,票面的編號都是使用中國古老數字符號「蘇州碼子」(也稱「花碼」)以毛筆手寫的,在集藏鈔票的人簡稱「短號」。「花碼」正確的寫法分為二行,橫排由左向右排序,第一行是數目字,第二行是數字的單位,只在第一行第一個字下面標示一個字來代表;譬如,上面左邊咸豐六年伍百文的編號(見圓形放大部份)在第一行下面有個「万」字,表示這一組編號是萬位數,讀起來就是「七萬二千八百四十七」,清楚明白,寫起來簡單,是一種很智慧型而科學的產物。右邊咸半八年二千文的編號讀法是「五萬零六百八十三」。

    因為我本來就認識,所以從來沒有介意這是一種什麼文字、叫什麼名字?有一天,好多搞收藏的朋友聚集在家中翻看我收藏的鈔票,都對為什麼把紙幣叫做「鈔票」很有興趣,於是,我搬出收藏的「大清寶鈔」和「戶部官票」給大家欣賞,說明「鈔票」就是取這兩種紙幣中各一個字組合而成的名稱,叫起來順口,以後的紙幣就都稱為鈔票了,一直沿用到今天。
    左邊就是「蘇州碼子」的真面貌,真正寫起來不會這麼規矩,尤其是「一二三」直寫可以、橫劃也可以,筆劃上整齊可以、參差也可以。右邊的是北京一戶老住宅民國時期的老門牌,當時國民政府把北京(當時叫北平)內城劃分為六個區,外城為五個區,舊鼓樓大街位於「內五區」,阿拉伯數字下面的便是「蘇州碼子」,這裡就可以看出「一二三」為什麼要橫、豎並用的道理了。

    我在介紹「大清寶鈔」的製作結構和防偽技巧上說明有兩種编號,一種用數字寫的稱「長碼」,一種用商碼寫的叫「短碼」,很多人對「短碼」極有興趣,有的問這些數字怎實麼讀、有的問這些符號叫什麽名字?我能順暢的讀出數字,但是卻說不出名稱來。自己也覺得奇怪,因為從小就認得,從來就沒有想過這叫什麼,中國古時候用的數字嘛,「商碼」是我隨便說的,只記得是商人用的,以前帳房記帳寫這種數字,可是用「帳房數字」這個概念到電腦上去查,也查不出個名堂來。

    我已經75歲了,問比我年輕的肯定不知道,有一位上海籍朋友,比我年輕幾歲,他父親近一百歲了,住在上海,耳聰目明,頭腦還清楚得很,這位朋友是孝子,除了每年回去探望一次之外,至少每個禮拜都跟老父通一次電話。有一次他打電話告訴我說,他父親還記得以前記帳本用的數字,叫「花碼」。這兩個字為我打開了窗戶,看見了廣濶的天空。
    介紹三枚光緒年間錢莊的銀票,每一枚都在右上角用「蘇州碼子」註明銀票的面額。

    花碼又稱蘇州碼子、番仔碼、草碼、菁仔碼,是一種在中國民間流行的手寫數字,傳說產生於中國的蘇州。現在這種數字在中國大陸及臺灣幾近絕跡,但在港、澳地區的街市、舊式茶樓及中藥房偶而仍然可以看見。香港公共小型巴士曾以此標示車資價錢。香港小學數學課程中將之稱為中國古代數字,並於小學六年級時教授使用方法和讀法。

    蘇州碼子脫胎於中國文化歷史上的「算籌」,也是唯一還在被使用的算籌系統。花碼由南宋時期從算籌分化而成。同算籌一樣,花碼是一種十進位制計數系統。與算籌不同的是算籌通常用在數學和工程上,花碼通常用在商業領域裏,主要用途是速記。蘇州碼子從明代被蘇、杭一帶人們採用,在民間流行了數百年後,最終被阿拉伯數字取代其地位。
    左圖是香港一家餐廳的菜式價目表,一直到現在,還有商家還在使用「蘇州碼子」。右二件是老式的帳單、帳薄,變成博物館的陳列品了。

    商業數字花碼的寫法是「〡、〢、〣、〤、〥、〦、〧、〨、〩、○」,民間俗稱柴碼,又名土碼。因為使用的行業而又有不同的稱呼,屠夫曰肉碼,農民曰草碼,藥店曰藥碼,菜農曰菜碼,裁縫曰衣碼,賬房曰賬碼,商人曰財碼等等。

    柴碼文字,是中國數字文化演變的產物,是阿拉伯數字在中國廣泛使用前的一種簡便、快捷的記錄數碼,長期在民間流行。柴碼是地地道道中國人發明的。柴碼作為中國數字文化的一個代表,雖已逐漸消亡,但在中國數目記錄歷史上的作用,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研究意義。
    左圖是古老的「當票」,這個行業一直使用「蘇州碼子」作數字。中圖是一冊風水書籍中的插圖,數字部份用的是「蘇州碼子」。右圖是日本一間博物館收藏的「新編簡體字特別課本」其中一頁,說明是清末(約1906年)印行的,沒聽說過有這樣一類的簡體字,其中用了大量的「蘇州碼子」作為組合部份,幸虧沒有實施成功,那是真的把漢字完全破壞,成了另外一種文字了。(09-25-2011完成於右眼手術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