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日 南方七宿下降
南方七宿是井、鬼、柳、星、張、翼、軫,計有四十二個星座,五百多顆星,它的形象是一只展翅飛翔的朱雀。井宿八星如井,西方稱為雙子,附近有北河、南河(即小犬星座)、積水、水府等星座。鬼宿四星,據說一管積聚馬匹、一管積聚兵士、一管積聚布帛、一管積聚金玉,附近還有天狗、天社、外廚等星座。柳宿八星,狀如垂柳,它是朱雀的口。星宿七星,是朱雀的頸,附近是軒轅十七星。張宿六星為朱雀的嗉子,附近有天廟十四星。翼宿二十二星,算是朱雀的翅膀和尾巴。軫宿四星又名天車,四星居中,旁有左轄、右轄兩星,「車之象也」。
▲左圖:二十八星宿的南方朱雀七宿之「柳土獐星君」繪像(戴敦邦道教人物畫集)。中圖:南方七宿是井、鬼、柳、星、张、翼、軫,計有四十二個星座,五百多顆星,形象是一只展翅飛翔的朱雀。右圖:這是「東方七宿星君、西方七宿星君、南方七宿星君、北方七宿星君」之繪像,「南方七宿星君」在第三幅。
初一日 八殿都市王誕辰
第八殿都市王殿司掌大燋熱大地獄,屬無間獄。在整個大火爐中,其熱無比。罪人到此,往往血液自沸,自行煮熟而死。須經百死千生,直至業盡,方復輪迴。先墮餓鬼,再墮畜生,仍受飢渴之苦,自類相殘而死。又經百數千世,或偶得人身,亦貧病交煎,身心熱惱,無緣逢善知識與聞正法,於短命悲慘中過完一生。墮此大獄,其苦尤勝於前,其惡業雖不離前罪,因其污染太深習氣難改,故所受報應,更為嚴酷。其中包括磅稱地獄 、鐵丸地獄 、炙脊地獄 、釘板地獄 、鋸劈地獄 、鐵蛇地獄 、鐵汁地獄 、火狗地獄 。
▲左圖:第八殿都市王殿司掌大燋熱大地獄。左二、右二圖:小地獄中百死千生,反覆輪迴。右圖:八殿都市王神像。
初一日 太一道始祖蕭抱珍真人誕辰
蕭抱珍(?~1166)為金初太一道創始人。衛州(今河南汲縣)人。生年及創教事蹟皆未見記載。元王鶚《重修大一廣福萬壽宮碑》據金王若虛《一悟真人傳》,僅記其創教後之簡略事蹟。該碑略云:初,蕭抱珍既得道,即以仙聖所授秘濟人,祈禳訶禁,罔不立驗。金天眷(1138~1140)初,其法大行,因名之曰太一教。蓋取元氣渾淪,太極剖判,至理純一之義也。尋以所居湫隘,乃于衛州東三清院故址,改建太一庵堂。
王惲《故太一二代度師先考韓君墓碣銘》亦謂:「天眷初,太一始祖真人,以神道設教,遠邇響風,受為門徒者,歲無慮千數。」不久,太一道由汲縣傳播到趙州、真定一帶。皇統八年(1148),熙宗聞其名,召赴闕,受到禮遇,賜名所居之庵為「太一萬壽觀」。金大定六年(1166)逝世,曾封微妙大師。入元,忽必烈追贈其為「太一一悟傳教真人」,改其所居太一萬壽觀為太一廣福萬壽宮。所創太一道流播于金、元。
《道德經》稱蕭抱珍創立的太一道以祈禳劾治、治病驅邪為宗旨,又以符法修傳,以符水祈禳為主事,但也重內鍊。他主張「內鍊為主,符為用」。遵行《道德經》,以「弱」為道要,又受儒學影響,重視忠孝等綱常倫理。規定道士出家皆須受密法物,嗣教者又須改姓蕭。
太一道創始人為衛州(今河南汲縣一帶地方)蕭抱珍,時在金熙宗天眷年間(公元1138-1140年)。其教傳「太一三元法」之術,故名“太一”。全真道和真大道教皆不太注重符法術,而太一道獨以此出名,頗與天師道相接近。主張以老子之學修身,以巫祝之術禦世。元王鶚《重修太一廣福萬壽宮碑》謂:「初,真人既得道,即以仙聖所授秘濟人,祈禳詞禁,罔不立驗。天眷初,其法大行。」元王惲《秋澗集》六一《韓君碣銘》謂:「遠邇向風,受為門徒者歲無慮千數」。足見當時信奉太一道者之多。金熙宗皇統八年(公元1148年)詔蕭抱珍赴闕,頗加禮敬,敕所居觀額以“太一萬壽”四字。元憲宗二年(公元1252年),元世祖忽必烈尚未正式登帝位,曾封蕭抱珍為「一悟真人」。蕭抱珍行教達三十年。卒於金大定六年(1252)。
▲左圖:太一廣福萬壽宫。左二圖:蕭抱珍真人繪像。右二圖:蕭抱珍真人神像。右圖:黑龍江省道教聖地松峰山海雲觀,奉祀蕭抱珍真人。
初二日 太虚元君誕辰
《列仙全傳》云:西王母,即龜臺金母也。以西華至妙之氣,化而生於伊川,姓楊,諱回,字婉妗,一字太虛。配位西方,與東王公共理二氣,調成天地,陶鈞萬品,凡上天下地女子之登仙得道者,咸所隸焉。居崑崙之圃,聞風之苑,玉樓玄臺九層,左帶瑤池,右環翠水。
《墉城集仙錄》云:西王母即九靈太妙龜山金母一號太虛九光龜臺金母元君,乃西華之至妙,洞陰之極尊;在昔道氣凝寂,湛體無為,將欲啟迪元功,化生萬物之初,先以東華至真之氣,化而生木公,木公生於碧海之上,芬靈之墟,以主陽和之氣,理於東方,亦號曰東王公焉。又以西華至妙之氣,化而生金母,金母生於神州伊川,厥姓侯氏(一作楊氏),生而飛翔,以主元敏,神元奧於渺茫之中,分大道醇精之氣,結氣成形,與東方木公共理二氣,因此而陰陽判分乾坤肇定,而育養天地,陶鑄萬物。相傳瑤池閬苑盛?長生仙果的蟠桃,此桃三千年始能結實,八百年方能成熟,漢武帝內傳謂:「仰慕神仙的漢武帝,虔誠齋戒,於 七月七日 獲王母乘青鳥下降,寶相莊嚴,雍容華貴,由一群玉女隨伴,王母自設天廚,用玉盤盛蟠桃七顆,其桃形圓色青大如鴨卵,王母贈武帝四顆,自用三顆,武帝食後留下桃核以備種植,王母謂此桃三千年一結實,中土地薄,種亦不生。」
西王母乃元始天王分真化之無極界先天仙真,配位西方,又係洞陰之主,故稱金母,其神格僅次於三清,十分崇高,在民間之王母信仰既古且廣,信眾最多,香火最盛的道教神之一,民間盛行的「八仙上壽」和「蟠桃勝會」的故事,就是王母信仰的象徵,民間多稱之曰「王母娘娘」及「瑤池金母」,或尊之曰「無極瑤池大聖西王金母元君」,法相莊嚴,雍容華貴。
一說誕辰日為農曆七月十八日。
▲左圖:無極瑤池大聖西王金母天尊略稱瑤池金母,道教尊稱為九靈太妙龜山金母、太虛九光龜台金母元君;三界醮神位則稱西極全真萬祖母元君;民間俗稱西王母、王母娘娘、西華金母、金母娘娘、無極瑤池金母。左二圖:太虛九光龜台金母元君神像。右二圖:桃園八德三清宮奉祀太虛元君神像。右圖:台中市北屯區紫微宮供奉之太虛元君神像。
初三日 慈敏真君誕辰 生平不詳,查無圖像。
初三日 蕭公誕辰
蕭公廟,位于江西省新餘市仙女湖鐘山峽東口之北岸,這是一座二元神系的祠廟,供奉著簫公和晏公。關于簫、晏二神的事蹟,《三教源流搜神大會》記載如下: 公姓簫,諱伯軒,龍眉蛟發,美髭髯,面如童。少年為人剛正自持,言笑不苟,善善惡惡,裡鹹為之質平。歿于宋鹹淳間,遂為神,附童子,先事言禍福,中若發機。鄉民相率為立廟江西臨江府新淦縣之太洋洲,保舡救民,有禱必應,福澤十方。大元時,以其子蕭祥叔死而有靈,合祀于廟。皇明洪武初,嘗遣官諭祀于此,詔封為水府靈通廣濟顯應英佑侯,大著威靈于九江八河五湖四海之上。
蕭、晏二神的身世皆民間傳聞,無根可考,所司之職又同于江水之神。兩神本都是江西地方性水神,明初因朝廷推崇而成為具有全國性影響的水神,職司平定風浪,保障江海行船,因此各地紛紛立廟奉祀。新喻作為兩神家鄉的鄰縣,較早地建廟奉祀。(查無圖像)
初三日 北斗北極翊聖降
北極四聖亦稱「北極四聖真君」、「北方四元帥」,包括天蓬元帥、天猷副元帥、真武將軍以及黑煞將軍。道教護法神將「四聖真君」的崇奉,起于隋唐以後,宋代神霄派則將「四聖」與「雷部」歸結為道派重要神真之一。《太上三洞咒經》稱其為:天蓬紫微大帥萬神祖宗、天猷副元帥遊行太空、黑煞將軍堯火斬兇、真武角將乞水玄酆。宋代以後,黑煞將軍為「翊聖保德將軍」所取代或合而為一,稱其為:天蓬大元帥真君、天猷副元帥真君、翊聖保德儲慶真君、真武靈應佑聖真君。
四聖的第三位是翊聖元帥,亦名黑殺元帥。《太上九天延祥滌厄四妙經》說北極翊聖黑殺大元帥,「天庭位列,總三洞五雷之號令,掌八天九地之權衡,憫造化之樞機,僚真仙之將吏,無邪不斷,何鬼敢當。攝大力之妖魔,逐流星之芒怪,光華日月,威震乾坤。」其《黑殺咒》曰:「走符攝錄,絕斷鬼門,行神布氣,攝除五瘟,左右吏兵,三五將軍,雷公霹靂,電激風奔,刀劍如雨,隊仗如雲,手把帝鐘,頭戴昆侖,行繞天下,搜提鬼神,九州社令,血食之兵,不許拒逆。”《道法會元》卷一七五謂翊聖元師主治元照靈虛府,有元照靈虛府印、丁甲合同印及六丁六甲符、三天五鬥符傳世。《上清天樞院回車畢道正法》卷上收有上清黑殺神符,並曰:「若黑殺真君聞龍蜃觸符,即親下伏之,若渡江海,用紙書佩之,不受水厄,大闢水怪,亦能鎮宅,除災驅怪。」
翊聖元帥因得北宋皇室的推崇,早在宋初即成為護佑宋室的大神。據王欽若《翊聖保德傳》記載,建隆初年(960年)太宗命于終南山中築上清太平宮,每逢三元、諸聖誕節,致醮祀神。于是翊聖真君經常降臨,為人袪殄驅怪,靈驗不可勝紀。故官吏民眾不遠千裡,「或馳誠遙禱,或齋潔朝拜,以祈真受,時有所聞。大抵多隨其性習,加以訓助。人臣依于忠,人子依于孝,清淳者示之格言,貪酷者警以要道,詞甚平易,頗葉音韻。」如降言曰:「盡力事君以為忠臣,濁財勿顧,邪事莫聞,整雪刑獄,救療人民,動合王道,終為吉人。積愆為咎,必有沉淪。眾生本無形之性,配有形之軀,曠劫以來,不能自悟,自有無極世界不夜之鄉,混合太虛,杳冥同理。」凡此類降言,內容涉及廣泛,有講修心觀空,有論鍊氣養生,有勸善君臣民眾,充分顯示了道教度人濟世的一貫作風,故甚得朝野上下的信仰與祭禮。《太上九天延祥滌厄四聖妙經》謂他乃「虛危分宿,壬癸孕靈,化身自金闕之尊,居位極玉虛之奧。玄妙極至,奚止于輔正除邪;正一所生,豈但于消魔護國。保劫終而制劫始,護群品而掌群仙,勇果全才,威神備德。」其《真武咒》曰:「幹元有將,頂戴三台,披發圓象,真武威靈,助吾大道,龜蛇合影,身如山岳,四氣朗清,金光赫赫,努目光明,牙如劍樹,手執七星,天魔外道,鬼魅妖精,見吾為血,化為紫塵,魁罡正氣,是吾本身,天符通現,大保乾坤。」
▲左起三圖:北極翊聖元帥繪像三幅。右二圖:北極四聖真君繪像。右圖:雷公、電母、風伯、雨師與北極四聖真君天蓬、天猷、翊聖、真武降世圖像。
初四日 文殊菩薩誕辰
文殊菩薩,即文殊師利或曼殊室利,佛教四大菩薩之一,釋迦牟尼佛的左脅侍菩薩,代表聰明智慧。因德才超群,居菩薩之首,故稱法王子。文殊菩薩的名字意譯為「妙吉祥」;Mañju 文殊或曼殊,意為美妙、雅緻、可愛,śrī 師利或室利,意為吉祥、美觀、莊嚴,是除觀世音菩薩外最受尊崇的大菩薩。文殊菩薩在道教中稱文殊廣法天尊。
根據《首楞嚴三昧經》,文殊師利菩薩過去早已成佛,名為龍種上尊王如來[1]。其指導弟子很多也已成佛,所以經中常稱祂為佛母、諸佛之師。但為方便教化,利益眾生,現乃倒駕慈航,化作菩薩,一方面協助釋迦牟尼佛弘法利生,一方面與普賢、觀音、地藏聯合普度眾生。佛在《放缽經》中說:「今我得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威神尊貴,度脫十方一切衆生者,皆文殊師利之恩,文殊師利本是我師。過去無央數諸佛,皆是文殊師利弟子,當來成佛者,亦是其威神勢力所致,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聖無動尊經》中說:「妙吉祥菩薩是三世佛母,故名文殊師利。」
智慧利劍般若波羅蜜在佛教中地位極為重要,其意義就是智慧救度出離苦海,玄奘所譯《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把般若比喻作能斬斷金剛的利器,文殊師利就是智慧的化身,祂自己的非凡成就以及教人成佛之豐功偉業,無不是憑藉著智慧這把利劍。學佛者無不祈望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只有修智慧,才能明是非,除十惡,修十善,離塵垢,凈性體,度有情,入涅槃。而這把利劍,就是透過五蘊,照見空性,色空不二,有無圓融,一行三昧,常樂我凈。
▲左起三圖:文殊菩薩唐卡、石雕像、塑像三幅。右二圖:文殊菩薩像,印度九世紀波羅王朝,現藏於檀香山藝術學院。右圖:台北善導寺收藏北宋文殊菩薩卧像。
初四日 梁國公狄仁傑誕辰
狄仁傑(630~700),字懷英,唐朝武則天時期著名宰相。
狄仁傑執法剛正廉明,執法不阿,以身護法,甚至敢於犯顏直諫,力勸武則天立唐嗣。有知人之明,也常以舉賢為意,凡舉之臣,皆為唐朝中興之臣。狄氏先後舉薦了張柬之、桓彥范、敬暉、竇懷貞、姚崇等數十位幹練的官員,朝中政風為之一變,皆為中興名臣。有人對他說:「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仁傑回答:「舉賢為國,非為私也」。狄仁傑的一生在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的武則天時代,為國貢獻卓著。
狄仁傑為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狄村人,出生於一個官宦之家。祖父狄孝緒任貞觀時期的尚書左丞;父親狄知遜,任夔州長史。武則天垂拱二年(686),狄仁傑出任寧州(今甘肅寧縣、正寧一帶)刺史。當時寧州為各民族雜居之地,狄仁傑注意妥善處理與少數民族的關係,深得人心。
長壽元年(693)正月,武承嗣勾結酷吏誣告狄仁傑等謀反,逮捕下獄,狄仁傑立刻服罪:「反是實。」仁傑拆被頭帛書冤,置棉衣中,請獄吏轉告家人去其棉,得其冤狀。仁傑子狄光遠持書上告朝廷。女皇召狄仁傑等大臣面詢:「承反何也?」狄仁傑答曰:「向若不承反,已死於鞭笞也。」又問:「何為做謝死表?」答曰:「臣無此表。」武則天弄清楚是偽造的。於是釋放此案七人,俱貶為地方官,仁傑貶為彭澤令(今江西彭澤)。
神功元年(697)十月,狄仁傑被武則天召回朝中,官拜鸞台(門下省)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加銀青光祿大夫,兼納言,恢復了宰相職務,成為輔佐女皇治理國家大政的左右手。
聖歷元年(698),狄仁傑以政治人物的深謀遠慮,勸說武則天順應民心,還政於廬陵王李顯。皇帝採納了狄仁傑的意見,為表示心跡,親自迎接廬陵王李顯回宮,立為皇嗣,賜武姓,使李唐得以維繫。
聖歷元年(698年)秋,突厥南下騷擾河北。皇帝命太子為河北道元帥、狄仁傑為副元帥征討突厥,迅速恢復了河北的安定。
久視元年(700),狄仁傑病故,朝野凄慟,女皇哭泣著說「朝堂空也」。贈文昌右丞,諡文惠。唐中宗繼位,追贈司空。唐睿宗又封之為梁國公。
▲左起三圖:狄仁傑繪像三幅。右圖:狄仁傑墓園。
初四日 善才童子出參
在佛教寺廟中,可看到觀世音菩薩像側立著一個天真活潑的可愛童子。
在大足寶頂石刻的《毗盧道場》窟內,石壁上也刻著童子。在重慶市羅漢寺的摩崖石刻普陀岩上,都列有童子。大足白塔內壁上雕刻有五十三幅圖案、每幅圖內有一個童子。
善財童子,出於佛教《大方廣華佛華嚴經》的入法界品。其經共八十卷,入法界品占二十卷。全品敍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就是參拜五十三位善知識者,可見其重要性。為樹立人間佛教思想。
善財童子因家庭不幸,以一個孩子的好奇出發,經文殊師利童子的指引,明白了人生的道路,要發菩提心,造福人間,利樂有情。便以此為宗旨,不辭千辛萬苦,爬高山,飄大海,闖王宮,進民窟,上刀山,下火海,參拜了五十三位善知識者。
這五十三位善知識者,有廚師、設計師、小學教師、航海家、商人、音樂家、醫藥家、比丘、居士、外道、老人、小孩、男子、女子等。各行各業,各傳授一法門。因此善財童子,從思想、道德、技藝上捨己為人的鑒定思想,隨同觀世音菩薩,做造福人間,利樂有情的視野。他是觀世音的脅侍「聞聲救苦」的助手,所以像塑在觀世音菩薩像側邊。
善財童子因為他信心堅定,目標正確,為了學好本領,達到造福人間的目的。不怕擔風險,克服困難,刀山敢上,火海敢闖。他既不為名利所動,也不為色情所誘,誠實,光明磊落,是一個堂堂正正的少年男子。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五十三個故事及圖繪其中五幅。
初四日 馬王神祀
中國許多地方都有馬王廟,特別是北方的村鎮。馬王神顧名思義就是保 護馬的神靈,在古代非常重視馬神,因為古代的馬用途很廣,耕地、拉車 、打仗等都需要馬匹,所以馬神被列入祀典,且在西周時候已經有祭馬的 習俗。
祭祀馬神一年分為春夏秋冬,而祭祀它就是為了保佑馬匹一年四季平安 旺盛。祭品都是以全羊,而不用豬或者黑色的牲肉。馬王神的神像比較猙 ,是三目四臂的神像。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三日,城內外的騾馬夫都要湊 錢以祭馬王,所以那天的車費都會特別貴,並且還要軒昂乘客或者貨主另 索小費,所謂的「乞福錢」。
▲左圖:居庸關馬王廟中供奉的馬王神像,三頭六臂,每隻手中皆握有不同兵器,紅臉、三眼、橫坐在馬上。左二圖:也有粉臉、三眼的馬王神像。右二、右圖:馬王殿、馬王廟是祭祀馬王的廟宇。
初五日 送生娘娘誕辰
「送生娘娘」即「註生娘娘」,誕辰為三月二十日,可參閱「三月二十日 註生娘娘誕辰」條。但圖像上「註生娘娘」與「送生娘娘」有很大的差異 ,「註生娘娘」的造像,多是左手執簿本,右手持筆,象徵其記錄家家戶 戶子嗣之事;「送生娘娘」的造型多是手抱小男孩或又牽又抱小孩子的慈 愛形象。
「註生娘娘」俗稱「註生媽」,又作「注生娘娘」,有些地區稱之為「送子娘娘」,是閩南、台灣一帶最受尊奉的生育之神,主管婦女的懷孕、生產,是許多不孕婦女或懷孕婦女的信仰寄託。
也有稱「子孫娘娘」的,「多子多福、子孫滿堂」是過去中國人傳統的文化心態和追求,為了禮佛拜神、祈求子嗣,眾多的送子神仙也應運而生。送子神仙名目繁多,一般都稱為「子孫娘娘」。如廣州著名的祈子神廟「金花廟」中,主神為金花夫人,附祀的有張仙、華佗、月老、花王、桃花女、鬥姆等,大都與生育有關;還有二十奶娘神像,也都和生育有關。這二十位「子孫娘娘」的名目是:保痘夫人胡氏、梳洗夫人張氏、教食夫人劉氏、白花夫人曹氏、養育夫人鄧氏、血刃夫人周氏、轉花夫人寧氏、送子夫人謝氏、大笑姑婆祝氏、剪花夫人吳氏、紅花夫人葉氏、小笑姑婆黃氏、羊刃夫人蘇氏、瀨花夫人林氏、保胎夫人陳氏、教飲夫人梁氏、教行夫人黃氏、腰抱夫人萬氏、栽花夫人杜氏、送花夫人蔣氏。
所謂「花」,是指胎兒、嬰兒。「白花」指男孩,「紅花」指女孩。「轉花」是指女轉男。這裡的子孫娘娘眾多,分工細致,從投胎、懷胎、定男女、保胎,直到分娩、養育,乃至吃、喝、梳洗、行走、去病等無所不包,所以很受人們、特別是婦女們的歡迎與崇拜。正如清道光時《佛山忠義鄉志》卷十四所說:「金花會盛於省城河南,鄉內則甚少。惟婦人則崇信之。如亞媽廟各處,內有十二奶娘,婦人求子者入廟禮拜,擇奶娘所抱子,以紅繩系之,則託生為己子,試之多驗。然年卒不少。」
再如北京著名的東岳廟內的娘娘殿中,九位子孫娘娘分三組奉祀:左組,引蒙娘娘、斑疹娘娘、乳母娘娘。中組,子孫娘娘、天仙娘娘、眼光娘娘。右組,催生娘娘、培姑娘娘、送生娘娘。
台灣的子孫娘娘叫注生娘娘,「注生」是執掌生育之事。注生娘娘是從大陸傳過去的,原為福建的臨水陳夫人,又被當作婦女難產之神。福州的注生娘娘廟在主神兩側竟有三十六婆祖,而台灣和福建其它地方的注生娘娘廟中的婆祖一般為十二位。天津天后宮中的子孫娘娘也很有代表性:正殿中的主神是天后聖母,左右則是她的化身娘娘,名曰眼光娘娘、子孫娘娘、耳光娘娘、斑疹娘娘、千子娘娘、引母娘娘、乳母娘娘。
▲左圖:河北地區的神禡「送生娘娘」。左二圖:碧霞元君神像旁一對 女侍,其中之一懷抱嬰兒,後漸變為單獨供奉。道教以送生可以為人送子 送福。其神像多為元君廟旁祀。此為台北市松山慈祐宮奉祀的送生娘娘。 右二圖:台北市三芝鄉玉仙宮的主祀是送生娘娘,大殿奉祀多尊抱子送生 的神像。右圖:送生娘娘神像。
初六日 太素三元君朝真
太素三元君,乃是無英、黄老、白元三元君之外祖母,是白素、黄素、紫素三元君之母。(查無圖像)
初七日 施真人昇天
《真仙通鑑》云:衡嶽洞門觀,在不廩峰西石榴峰南下,施真人施存,自號胡浮先生,或云婉盆子;師黃盧子,得《三皇內文》,役御虎豹之術,遁變化景之法,或隱或現數百年,慕石廩洞門是其沖真之地,乃居之。又於峰西室造閣空十餘丈,出乘白豹或步還山,豹即迎之,以晉惠帝永康元年(304)四月七日乘豹昇天。(查無圖像)
初七日 水神金龍四大王祀
大王會指金龍四大王出巡時的賽會。金龍四大王指黃河水神。清趙翼《陔余叢考》云:自江淮一帶至潞河,無不有金龍大王廟,其神傳說為南宋人謝緒,元兵入臨安時赴江死,明永樂中始有祀,隆慶之後才盛。清順治二年(1645)十二月,封黃河神為「顯佑通濟金龍四大王之神」。南京迤南,雖屬長江領域,但亦祀金龍四大王。大王會,參加的以船戶為多,南京一帶每年九月例行出巡一次,民間則有賽會之舉。
金龍四大王,乃南宋謝太后之姪謝緒,有兄弟四人,緒最少,好讀書隱居於金龍山,宋亡憤激赴水死,明太祖起兵,傳有德與賊戰於呂梁洪,見雲中天將揮戈擒賊,黃河淤塞,神力通之,舟將覆溺,神力拯之,元兵大敗。帝夢儒生素服前謁,曰:「臣謝緒也,上帝命為河伯,今助真人破敵。」神特顯靈於黃河上下游,兩岸人奉為「黃河福祖」,無不虔誠敬奉,明隆慶中敕封金龍四大王,建廟於山東魚台縣,有清一代敬禮未替。
▲左圖:南宋謝太后之姪謝緒,有兄弟四人,明敕封為金龍四大王。中圖:金龍四大王之版畫。右圖:山東魚台縣金龍四大王廟。
初八日 釋迦佛祖誕辰
釋迦牟尼,原名悉達多‧喬達摩,古印度释迦族人(生于尼泊爾南部),佛教創始人。成佛後的釋迦牟尼,尊稱為佛陀,意思是徹悟宇宙、人生真相者,「佛」;民間信仰信徒也常稱呼佛祖。
▲左圖:釋迦摩尼佛頭像。左二圖:釋迦摩尼佛坐像。右二圖:彰化縣八卦山風景區高七丈二的釋迦牟尼佛像。右圖:雲岡石窟第二十窟,釋迦摩尼佛露天造像,主佛胸以上部位保存較完整,臉型豐滿圓潤,雙耳垂肩,雙目有神,面目慈祥,雕飾精美,剛健雄渾,是雲岡石窟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作品。
初八日 九殿平等王誕辰
第九殿平等王司掌阿鼻大地獄,此獄範圍廣闊八千里,火網交織其中,另設十六小地獄,皆是無間獄。平等王專審世間一切冤死眾生,大殿內外有無量無邊前來申冤之冤魂,胎卵濕化、禽獸或水族聚集一堂,個個哀號遞狀申訴。大王明察秋毫,皆能一一傳押其元凶債主到案,舉證歷歷,令罪犯伏首認罪。
九殿管轄之罪犯,皆是諸惡中之大惡,不善中之不善,故承受諸苦中之至苦,既歷猛火劫外,還經寒冰劫,或寒風如刀,凝血成冰,或成煙成炭,剉骨揚灰,死生不斷,痛苦不歇,墮此地獄,求出無門。
▲左圖:第九殿平等王司掌阿鼻大地獄。左二圖:第九殿平等王的神禡。中圖:毒蛇小地獄。右二圖:針雨小地獄。右圖:第九殿平等王神像。
初八日 尹虛鑾真人昇仙
道家三十六小洞天之一「大酉山洞」周回一百里,名曰大酉華妙天,去辰州七十里,尹真人治之。
《太平廣記》載:大酉洞列為「天下道教三十六洞之第二十六洞,號妙華洞。」
▲尹真人所治之大酉洞桃花源位於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境內,是一個大山洞。該洞上彎下平,洞內溪水淙淙,鐘乳懸掛,水落珠璣。穿洞而過,則是一較完整的溶門,底部有一終年不枯的泉眼,崖壁上若幹小溶洞中,亦有泉水飛洩,桃花溪匯泉而成,溪水穿大酉洞注入酉陽河。據說,從地理、路線、景物、歷史、距離、環境等六個方面證明,大酉洞與陶淵明《桃花源記》原型相似。
初八日 九子母佛誕辰
「九子母」最早見於《楚辭‧天問》:「女岐無合,夫焉取九子?」此句意為 :女岐沒有與男子交合,怎麼會得到九個兒子呢?這位女岐就是九子母。對于上 句,漢人王逸曾注道:「女岐,神女,無夫而生九子也。」清人丁晏箋曰:「女 岐,或稱九子母。」
九子母源於星宿崇拜,女岐原指二十八宿中的女宿,女宿為北方玄武七宿中 之第三宿。九子指九子星,即二十八宿中的尾宿。尾宿是東方蒼龍七宿中的第六 宿,有九顆星。早在先秦,尾宿九星便被人格化為九子,《史記•天官書》稱:「尾為九子。」司馬貞索隱引宋均的說法稱:屬居宮場,故兼九子,子必九者, 取尾有九星也。」古人還將尾宿九星與女宿聯繫起來,認為九星是女宿的九個兒 子。尾宿九星還被視為多子多孫的象征。《晉書•天文志上》載:「尾亦為九子,星色欲明均明,大小相承,則後宮有敘,多子孫。」
中國神話學會主席袁珂認為,女岐(九子母)或當是神話傳說中的姑獲鳥。姑獲鳥是一種能變化為女人,也能變化為飛鳥的神禽。《古小說鉤沉》輯《玄中記》云:「姑獲鳥夜飛晝藏,蓋鬼神類。衣毛為飛鳥,脫毛為女人。一名天帝少女,一名夜行遊女……鳥無子,喜取人子養之,以為子。今時小兒之衣不欲夜露者,為此物愛以血點其衣為志,即取小兒也。故世人名為鬼鳥,荊州為多。」
九子母信仰起初流行於江南各地,時人以其無夫而多子,故奉為司子嗣之女 神,以後這種信仰也流行到北方。從先秦至宋代,歷代多奉祀九子母。《漢書 成帝紀》載:「元帝在太子宮,生甲觀畫堂。」顏師古注引應劭的話曰:「畫堂 畫九子母。」丁晏認為:「《天問》本依圖畫而作,意古人壁上多畫此像,西漢 去古未遠,應氏(應劭)之說是也。」(《楚辭‧天問箋》)
當時,向九子母乞子的風俗很盛,據南北朝時梁•宗懍的《荊楚歲時記》載:(四月八曰)荊楚人相承,以是日迎八字之佛於金城。又曰,長沙寺閣下有九子母神,是日,市肆之人無子者,供薄餅以乞子,往往有驗者。
九子母廟在各地也較普遍,宋代臨安的九子母祠就很著名,據宋•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載:「最要鬧:九子母殿及東西塔院……競陳燈燭,光彩爭華 ,直至達旦。」
到了明清時代,隨著碧霞元君、送子觀音、送子張仙等眾多送子娘娘、送子郎 君的盛行,九子母逐漸被取代,退出了社會大舞台。
還有一位九子魔母也是送子娘娘,但她與九子母是兩碼事。九子魔母即佛教 中的鬼子母。
鬼子母故事,佛經中屢見。《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亦曾提及,但《西游記》中未見,《西游記》雖未明述「鬼子母」故事,但有其痕跡在內。《楚辭》中九子母由類似於女歧、女媧一類的女祖演化而來,是生殖崇拜文化的產物,并非來自佛教中的鬼子母。但自佛教傳入後,由於在多子這一點上的相似,才與佛教中的鬼子母傳說相混淆。
▲左圖:大足石刻中的鬼子母神像。左二圖:榕石在廣東省惠來縣城北部。有古榕抱石而生,榕則虬枝勁幹,石则苔痕斑駁,蔚為奇觀。石上曾有一祠奉祀九子母神,明代又於其旁建榕石庵,稱「榕石永福寺」。右二圖:「訶梨帝母眾」又稱鬼子母神,九子鬼母。圖中画了九個童子,是密教神。在日本的「東密」現在依然流行。右圖:日人富田溪仙畫「鬼子母神」。
初八日 上海城隍誕辰
現在的上海城隍廟包括霍光殿、財神殿、元辰殿、慈航殿、娘娘殿、城隍殿等 六個殿堂,城隍廟大殿正門的上方,懸有「城隍廟」匾額,兩旁黑底金字的對聯 為「做個好人心正身安魂夢穩,行些善事天知地鑒鬼神欽」,殿內供奉著金山神 主-霍光大將軍的塑像,左右兩邊分別為文、武判官;立柱上懸有兩副對聯,分 別為「威靈顯赫護國安邦扶社稷,聖道高明降施甘露救生民」,讚揚城隍爺的功 績,及「刻薄成家難免子孫浪費,姦淫造孽焉能妻女清貞」、上懸匾額「牧化黎 民」以告誡世人。
城隍廟內的財神殿供奉文昌帝君、關聖帝君及財神,是民眾前來祈求功名學業、保平安及財運的;元辰殿又稱甲子殿,是信眾求平安、吉祥如意的地方;慈航 殿內供奉慈航大師及天后娘娘。
明代永壬年間,上海知縣張守約將金山神廟改建為上海城隍廟,供奉上海城隍 神。因霍光神像已在大殿之中,就於大殿後供奉上海城隍神秦裕伯, 形成了上 海城隍廟「前殿供霍(霍光),後殿供秦(秦裕伯)」,主神供於後殿的獨特供 奉格局,上海百姓則稱霍光為「坐殿城隍」。
▲左起二圖:上海城隍廟坐落於上海市最為繁華的城隍廟旅遊區,是上海地區重要的道教宮觀,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1403-1424),距今已有近六百年歷史。右起二圖:上海城隍廟霍光殿上的「坐殿城隍」。
初八日 葛孝先真人誕辰
葛玄(164~244)為三國吳人,葛洪從祖。字孝先。人稱太極葛仙翁。本琅琊人,後遷丹陽句容。高祖廬為漢驃騎大將軍,封下邳侯,祖矩仕漢為黃門侍郎,父德儒歷大鴻臚登尚書,素奉道法。故葛玄出身宦族名門。自幼好學,博覽五經,十五六歲名震江左。性喜老、莊之說,不願仕進。後入天台赤城山修鍊,遇左元放得受《白虎七變經》《太清九鼎金液丹經》《三元真一妙經》等,後遨遊山川,週旋于括蒼、南岳、羅浮諸山。後漢室傾覆,三國戰亂,于是刪集《靈寶經誥》,精心研誦「上清、靈寶」諸部真經;曾囑其弟子鄭思遠,在他死後將「上清」、「三洞」、「靈寶」中盟諸品經付閣皂宗壇及家門弟子,世世傳。據說,吳嘉禾二年(233),葛玄徑往閣皂東峰建庵,築壇立爐,修鍊九轉金丹。
道教稱《靈寶經》傳自葛玄,故後世靈寶道士奉他為閣皂宗祖師。《三國志•吳書》記載:孫權好道術,葛玄嘗與之遊,得權器重,特于方山立洞玄觀。《輿地志》也有赤烏二年(239)建立方山觀的記載。北宋崇寧三年(1104)封「沖應真人」;南宋淳六年(1246)封「沖應孚佑真君」。
《抱樸子內篇•金丹》載稱:葛玄師事廬江左元放,受《太清丹經》三卷、《九鼎丹經》一卷、《金液丹經》一卷。葛玄又以其書並鍊丹秘術傳鄭隱,鄭隱再傳葛洪。上述丹經均屬「太清經」系統。考《太清丹經》即今《太清金液神丹經》,《九鼎丹經》即今《黃帝九鼎神丹經》,兩者卷數亦同,皆成書于西漢末、東漢初,是現存道教最古的丹經,主講金丹服食之道。又據《雲笈七•洞仙記》載:「鄭思遠晚師葛孝先,受《正一法文》《三星內文》《五岳真形圖》《洞玄五符》等。」考《三皇內文》本符書,與《五岳真形圖》均為召神劾鬼之屬,後歸「洞神經」系統。在修持活動方面,道書還有關于葛玄能服術、闢谷,行諸奇法的種種傳說。
▲左圖:葛仙翁繪像,顯示能醉卧水底一日夜。左二圖:葛仙翁《太極沖玄至道心傳》中之 「任督二脈圖說」部分。右二圖:近人所繪「葛仙翁造像」。右圖:金箔是中國特有的傳統工藝品,相傳由東晉葛玄所創,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是中華民族民間傳統工藝的瑰寶,其中有些是密不示人的絕技,絕大多數人都無法想像黃金是如何變成薄如蟬翼。
初八日 陶淡真人飛升
《晉史‧隱逸傳》:陶淡字處靜,太尉侃之孫也。父夏,以無行被廢。淡幼孤,好導養之術,謂仙道可祈。年十五六,便服食絕谷。不娶。家累千金,僮客百數,淡了不營問。好讀《易》,善蔔筮。於長沙臨湘山中,結廬居之。養一白鹿以自隨。人有候之者,輒移渡澗水,莫得近。州舉秀才,淡遂逃羅縣埤山中,不知所終。
▲左起二圖:陶淡之二幅繪像。右二圖:陶公廟位於長沙縣榔梨鎮,瀕臨瀏陽河,枕靠臨湘山,四週古木參天,風景十分優美。右圖:修繕一新的陶公廟古戲樓。
初八日 善惡童子降
《地藏菩薩十齋日》是敦煌寫本中一類很短小的寫本,未入中國歷代經目及大藏,已依疑偽古逸經典而入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的第85卷。嚴格地說,《地藏菩薩十齋日》並不是佛典之中的經律論部分,而只是僧俗遵從的一種儀範。其內容是講在每月的十個特定的日子之中,有哪些天神下界巡檢;在何日應念誦那些佛、菩薩之名,持齋念佛可獲不墮何種地獄、以及免罪多少劫的功德。如「善惡童子下界,念南無定光如来千遍,不入刀槍地獄, 持齋除罪四十劫。」
《廣化律師弘法故事集》「舉頭三尺有神明」云:中國人有句話說:「舉頭三尺有神明。」我們每個人頭頂上都有神明。又有另外一種說法:「舉頭三尺有青天;人可欺,天不可欺。」這句話是叫我們須時時刻刻檢討自己的起心動念、所作所為,止惡行善。佛家的說法是,每個人身上都有兩個神,一個叫「同名神」,另一個是「同生神」。同名神是男的、是白的,是計善的神;同生神是女的、黑的,是計惡的神。我們任何一個起心動念是善是惡,祂們都會記下來。所以我們最好不要隨便起心動念,以免造惡因;萬一造了惡因,就要趕快回頭,不要一直繼續下去,觸犯了戒律。《無量壽經》說:「神明記識,犯者不赦。」有神明記下我們所造的善惡,如果犯了罪,祂是不會饒恕你的。祂們是每個月有六次以上,到天堂、地獄去校對那裡的善惡簿,我們要隨著自己所造的善惡,而去受苦受樂。講這些都是為了警惕大家持戒。
▲左起二圖:善童子「左輔洞明星君」與惡童子「右弼隱光星君」神像。中圖:「右弼」木刻版神像。右起二圖:「左輔」與「右弼」廟匾。
初八日 靈湫神會
青海省貴德「古八景」之一的龍池靈湫,位於常牧鄉都秀村。龍池指龍王池,距縣城60公裡。相傳湫池有靈,禱之便下雨,因而得名。池係地陷而成,池旁有耳池二處,相傳為龍王的護衛。池水碧清如鏡,週圍蒼鬆蔭鬱,景色秀麗。「龍口」泉水快池的地方有一青色巨石,=雕刻有「龍王池」三字。傳說龍王池原在離縣城不遠的王屯村西山根,池附近有龍王廟,從前農民每年春天池中取水,到廟裡禱求龍王帶來風調雨順的好年景。後有人在池中洗了不潔之物,「聖水」受到玷污,龍王盛怒之下,將池子遷到人蹟罕至的深山,此後,遇到久旱不雨之年,「三河」等地村民聚眾到此取水祈雨,每年農歷四月初八在王屯「龍王廟」舉行廟會,秋天豐收後在縣城舉行賽神會。
▲左圖:神話傳說女媧補天時掉下了兩顆巨石,巨石入地千丈有八,一直打通了東海的「黑流穴」,黑水咆哮如雷,噴出萬丈高的水柱。龍王急調蝦兵蟹將,才堵住了黑水洞,水因此緩慢流出,而水面卻不漲不降,幾千年如此。中圖:北聯池又稱北聯靈湫,民間稱為「九峰蓮花池」,為葫蘆河支流什字河北源大莊河之發源地。右圖:六盤山美景。
註:四月初九日以後神佛誕辰,見「04-2四月神佛誕辰」。
南方七宿是井、鬼、柳、星、張、翼、軫,計有四十二個星座,五百多顆星,它的形象是一只展翅飛翔的朱雀。井宿八星如井,西方稱為雙子,附近有北河、南河(即小犬星座)、積水、水府等星座。鬼宿四星,據說一管積聚馬匹、一管積聚兵士、一管積聚布帛、一管積聚金玉,附近還有天狗、天社、外廚等星座。柳宿八星,狀如垂柳,它是朱雀的口。星宿七星,是朱雀的頸,附近是軒轅十七星。張宿六星為朱雀的嗉子,附近有天廟十四星。翼宿二十二星,算是朱雀的翅膀和尾巴。軫宿四星又名天車,四星居中,旁有左轄、右轄兩星,「車之象也」。
▲左圖:二十八星宿的南方朱雀七宿之「柳土獐星君」繪像(戴敦邦道教人物畫集)。中圖:南方七宿是井、鬼、柳、星、张、翼、軫,計有四十二個星座,五百多顆星,形象是一只展翅飛翔的朱雀。右圖:這是「東方七宿星君、西方七宿星君、南方七宿星君、北方七宿星君」之繪像,「南方七宿星君」在第三幅。
初一日 八殿都市王誕辰
第八殿都市王殿司掌大燋熱大地獄,屬無間獄。在整個大火爐中,其熱無比。罪人到此,往往血液自沸,自行煮熟而死。須經百死千生,直至業盡,方復輪迴。先墮餓鬼,再墮畜生,仍受飢渴之苦,自類相殘而死。又經百數千世,或偶得人身,亦貧病交煎,身心熱惱,無緣逢善知識與聞正法,於短命悲慘中過完一生。墮此大獄,其苦尤勝於前,其惡業雖不離前罪,因其污染太深習氣難改,故所受報應,更為嚴酷。其中包括磅稱地獄 、鐵丸地獄 、炙脊地獄 、釘板地獄 、鋸劈地獄 、鐵蛇地獄 、鐵汁地獄 、火狗地獄 。
▲左圖:第八殿都市王殿司掌大燋熱大地獄。左二、右二圖:小地獄中百死千生,反覆輪迴。右圖:八殿都市王神像。
初一日 太一道始祖蕭抱珍真人誕辰
蕭抱珍(?~1166)為金初太一道創始人。衛州(今河南汲縣)人。生年及創教事蹟皆未見記載。元王鶚《重修大一廣福萬壽宮碑》據金王若虛《一悟真人傳》,僅記其創教後之簡略事蹟。該碑略云:初,蕭抱珍既得道,即以仙聖所授秘濟人,祈禳訶禁,罔不立驗。金天眷(1138~1140)初,其法大行,因名之曰太一教。蓋取元氣渾淪,太極剖判,至理純一之義也。尋以所居湫隘,乃于衛州東三清院故址,改建太一庵堂。
王惲《故太一二代度師先考韓君墓碣銘》亦謂:「天眷初,太一始祖真人,以神道設教,遠邇響風,受為門徒者,歲無慮千數。」不久,太一道由汲縣傳播到趙州、真定一帶。皇統八年(1148),熙宗聞其名,召赴闕,受到禮遇,賜名所居之庵為「太一萬壽觀」。金大定六年(1166)逝世,曾封微妙大師。入元,忽必烈追贈其為「太一一悟傳教真人」,改其所居太一萬壽觀為太一廣福萬壽宮。所創太一道流播于金、元。
《道德經》稱蕭抱珍創立的太一道以祈禳劾治、治病驅邪為宗旨,又以符法修傳,以符水祈禳為主事,但也重內鍊。他主張「內鍊為主,符為用」。遵行《道德經》,以「弱」為道要,又受儒學影響,重視忠孝等綱常倫理。規定道士出家皆須受密法物,嗣教者又須改姓蕭。
太一道創始人為衛州(今河南汲縣一帶地方)蕭抱珍,時在金熙宗天眷年間(公元1138-1140年)。其教傳「太一三元法」之術,故名“太一”。全真道和真大道教皆不太注重符法術,而太一道獨以此出名,頗與天師道相接近。主張以老子之學修身,以巫祝之術禦世。元王鶚《重修太一廣福萬壽宮碑》謂:「初,真人既得道,即以仙聖所授秘濟人,祈禳詞禁,罔不立驗。天眷初,其法大行。」元王惲《秋澗集》六一《韓君碣銘》謂:「遠邇向風,受為門徒者歲無慮千數」。足見當時信奉太一道者之多。金熙宗皇統八年(公元1148年)詔蕭抱珍赴闕,頗加禮敬,敕所居觀額以“太一萬壽”四字。元憲宗二年(公元1252年),元世祖忽必烈尚未正式登帝位,曾封蕭抱珍為「一悟真人」。蕭抱珍行教達三十年。卒於金大定六年(1252)。
▲左圖:太一廣福萬壽宫。左二圖:蕭抱珍真人繪像。右二圖:蕭抱珍真人神像。右圖:黑龍江省道教聖地松峰山海雲觀,奉祀蕭抱珍真人。
初二日 太虚元君誕辰
《列仙全傳》云:西王母,即龜臺金母也。以西華至妙之氣,化而生於伊川,姓楊,諱回,字婉妗,一字太虛。配位西方,與東王公共理二氣,調成天地,陶鈞萬品,凡上天下地女子之登仙得道者,咸所隸焉。居崑崙之圃,聞風之苑,玉樓玄臺九層,左帶瑤池,右環翠水。
《墉城集仙錄》云:西王母即九靈太妙龜山金母一號太虛九光龜臺金母元君,乃西華之至妙,洞陰之極尊;在昔道氣凝寂,湛體無為,將欲啟迪元功,化生萬物之初,先以東華至真之氣,化而生木公,木公生於碧海之上,芬靈之墟,以主陽和之氣,理於東方,亦號曰東王公焉。又以西華至妙之氣,化而生金母,金母生於神州伊川,厥姓侯氏(一作楊氏),生而飛翔,以主元敏,神元奧於渺茫之中,分大道醇精之氣,結氣成形,與東方木公共理二氣,因此而陰陽判分乾坤肇定,而育養天地,陶鑄萬物。相傳瑤池閬苑盛?長生仙果的蟠桃,此桃三千年始能結實,八百年方能成熟,漢武帝內傳謂:「仰慕神仙的漢武帝,虔誠齋戒,於 七月七日 獲王母乘青鳥下降,寶相莊嚴,雍容華貴,由一群玉女隨伴,王母自設天廚,用玉盤盛蟠桃七顆,其桃形圓色青大如鴨卵,王母贈武帝四顆,自用三顆,武帝食後留下桃核以備種植,王母謂此桃三千年一結實,中土地薄,種亦不生。」
西王母乃元始天王分真化之無極界先天仙真,配位西方,又係洞陰之主,故稱金母,其神格僅次於三清,十分崇高,在民間之王母信仰既古且廣,信眾最多,香火最盛的道教神之一,民間盛行的「八仙上壽」和「蟠桃勝會」的故事,就是王母信仰的象徵,民間多稱之曰「王母娘娘」及「瑤池金母」,或尊之曰「無極瑤池大聖西王金母元君」,法相莊嚴,雍容華貴。
一說誕辰日為農曆七月十八日。
▲左圖:無極瑤池大聖西王金母天尊略稱瑤池金母,道教尊稱為九靈太妙龜山金母、太虛九光龜台金母元君;三界醮神位則稱西極全真萬祖母元君;民間俗稱西王母、王母娘娘、西華金母、金母娘娘、無極瑤池金母。左二圖:太虛九光龜台金母元君神像。右二圖:桃園八德三清宮奉祀太虛元君神像。右圖:台中市北屯區紫微宮供奉之太虛元君神像。
初三日 慈敏真君誕辰 生平不詳,查無圖像。
初三日 蕭公誕辰
蕭公廟,位于江西省新餘市仙女湖鐘山峽東口之北岸,這是一座二元神系的祠廟,供奉著簫公和晏公。關于簫、晏二神的事蹟,《三教源流搜神大會》記載如下: 公姓簫,諱伯軒,龍眉蛟發,美髭髯,面如童。少年為人剛正自持,言笑不苟,善善惡惡,裡鹹為之質平。歿于宋鹹淳間,遂為神,附童子,先事言禍福,中若發機。鄉民相率為立廟江西臨江府新淦縣之太洋洲,保舡救民,有禱必應,福澤十方。大元時,以其子蕭祥叔死而有靈,合祀于廟。皇明洪武初,嘗遣官諭祀于此,詔封為水府靈通廣濟顯應英佑侯,大著威靈于九江八河五湖四海之上。
蕭、晏二神的身世皆民間傳聞,無根可考,所司之職又同于江水之神。兩神本都是江西地方性水神,明初因朝廷推崇而成為具有全國性影響的水神,職司平定風浪,保障江海行船,因此各地紛紛立廟奉祀。新喻作為兩神家鄉的鄰縣,較早地建廟奉祀。(查無圖像)
初三日 北斗北極翊聖降
北極四聖亦稱「北極四聖真君」、「北方四元帥」,包括天蓬元帥、天猷副元帥、真武將軍以及黑煞將軍。道教護法神將「四聖真君」的崇奉,起于隋唐以後,宋代神霄派則將「四聖」與「雷部」歸結為道派重要神真之一。《太上三洞咒經》稱其為:天蓬紫微大帥萬神祖宗、天猷副元帥遊行太空、黑煞將軍堯火斬兇、真武角將乞水玄酆。宋代以後,黑煞將軍為「翊聖保德將軍」所取代或合而為一,稱其為:天蓬大元帥真君、天猷副元帥真君、翊聖保德儲慶真君、真武靈應佑聖真君。
四聖的第三位是翊聖元帥,亦名黑殺元帥。《太上九天延祥滌厄四妙經》說北極翊聖黑殺大元帥,「天庭位列,總三洞五雷之號令,掌八天九地之權衡,憫造化之樞機,僚真仙之將吏,無邪不斷,何鬼敢當。攝大力之妖魔,逐流星之芒怪,光華日月,威震乾坤。」其《黑殺咒》曰:「走符攝錄,絕斷鬼門,行神布氣,攝除五瘟,左右吏兵,三五將軍,雷公霹靂,電激風奔,刀劍如雨,隊仗如雲,手把帝鐘,頭戴昆侖,行繞天下,搜提鬼神,九州社令,血食之兵,不許拒逆。”《道法會元》卷一七五謂翊聖元師主治元照靈虛府,有元照靈虛府印、丁甲合同印及六丁六甲符、三天五鬥符傳世。《上清天樞院回車畢道正法》卷上收有上清黑殺神符,並曰:「若黑殺真君聞龍蜃觸符,即親下伏之,若渡江海,用紙書佩之,不受水厄,大闢水怪,亦能鎮宅,除災驅怪。」
翊聖元帥因得北宋皇室的推崇,早在宋初即成為護佑宋室的大神。據王欽若《翊聖保德傳》記載,建隆初年(960年)太宗命于終南山中築上清太平宮,每逢三元、諸聖誕節,致醮祀神。于是翊聖真君經常降臨,為人袪殄驅怪,靈驗不可勝紀。故官吏民眾不遠千裡,「或馳誠遙禱,或齋潔朝拜,以祈真受,時有所聞。大抵多隨其性習,加以訓助。人臣依于忠,人子依于孝,清淳者示之格言,貪酷者警以要道,詞甚平易,頗葉音韻。」如降言曰:「盡力事君以為忠臣,濁財勿顧,邪事莫聞,整雪刑獄,救療人民,動合王道,終為吉人。積愆為咎,必有沉淪。眾生本無形之性,配有形之軀,曠劫以來,不能自悟,自有無極世界不夜之鄉,混合太虛,杳冥同理。」凡此類降言,內容涉及廣泛,有講修心觀空,有論鍊氣養生,有勸善君臣民眾,充分顯示了道教度人濟世的一貫作風,故甚得朝野上下的信仰與祭禮。《太上九天延祥滌厄四聖妙經》謂他乃「虛危分宿,壬癸孕靈,化身自金闕之尊,居位極玉虛之奧。玄妙極至,奚止于輔正除邪;正一所生,豈但于消魔護國。保劫終而制劫始,護群品而掌群仙,勇果全才,威神備德。」其《真武咒》曰:「幹元有將,頂戴三台,披發圓象,真武威靈,助吾大道,龜蛇合影,身如山岳,四氣朗清,金光赫赫,努目光明,牙如劍樹,手執七星,天魔外道,鬼魅妖精,見吾為血,化為紫塵,魁罡正氣,是吾本身,天符通現,大保乾坤。」
▲左起三圖:北極翊聖元帥繪像三幅。右二圖:北極四聖真君繪像。右圖:雷公、電母、風伯、雨師與北極四聖真君天蓬、天猷、翊聖、真武降世圖像。
初四日 文殊菩薩誕辰
文殊菩薩,即文殊師利或曼殊室利,佛教四大菩薩之一,釋迦牟尼佛的左脅侍菩薩,代表聰明智慧。因德才超群,居菩薩之首,故稱法王子。文殊菩薩的名字意譯為「妙吉祥」;Mañju 文殊或曼殊,意為美妙、雅緻、可愛,śrī 師利或室利,意為吉祥、美觀、莊嚴,是除觀世音菩薩外最受尊崇的大菩薩。文殊菩薩在道教中稱文殊廣法天尊。
根據《首楞嚴三昧經》,文殊師利菩薩過去早已成佛,名為龍種上尊王如來[1]。其指導弟子很多也已成佛,所以經中常稱祂為佛母、諸佛之師。但為方便教化,利益眾生,現乃倒駕慈航,化作菩薩,一方面協助釋迦牟尼佛弘法利生,一方面與普賢、觀音、地藏聯合普度眾生。佛在《放缽經》中說:「今我得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威神尊貴,度脫十方一切衆生者,皆文殊師利之恩,文殊師利本是我師。過去無央數諸佛,皆是文殊師利弟子,當來成佛者,亦是其威神勢力所致,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聖無動尊經》中說:「妙吉祥菩薩是三世佛母,故名文殊師利。」
智慧利劍般若波羅蜜在佛教中地位極為重要,其意義就是智慧救度出離苦海,玄奘所譯《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把般若比喻作能斬斷金剛的利器,文殊師利就是智慧的化身,祂自己的非凡成就以及教人成佛之豐功偉業,無不是憑藉著智慧這把利劍。學佛者無不祈望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只有修智慧,才能明是非,除十惡,修十善,離塵垢,凈性體,度有情,入涅槃。而這把利劍,就是透過五蘊,照見空性,色空不二,有無圓融,一行三昧,常樂我凈。
▲左起三圖:文殊菩薩唐卡、石雕像、塑像三幅。右二圖:文殊菩薩像,印度九世紀波羅王朝,現藏於檀香山藝術學院。右圖:台北善導寺收藏北宋文殊菩薩卧像。
初四日 梁國公狄仁傑誕辰
狄仁傑(630~700),字懷英,唐朝武則天時期著名宰相。
狄仁傑執法剛正廉明,執法不阿,以身護法,甚至敢於犯顏直諫,力勸武則天立唐嗣。有知人之明,也常以舉賢為意,凡舉之臣,皆為唐朝中興之臣。狄氏先後舉薦了張柬之、桓彥范、敬暉、竇懷貞、姚崇等數十位幹練的官員,朝中政風為之一變,皆為中興名臣。有人對他說:「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仁傑回答:「舉賢為國,非為私也」。狄仁傑的一生在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的武則天時代,為國貢獻卓著。
狄仁傑為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狄村人,出生於一個官宦之家。祖父狄孝緒任貞觀時期的尚書左丞;父親狄知遜,任夔州長史。武則天垂拱二年(686),狄仁傑出任寧州(今甘肅寧縣、正寧一帶)刺史。當時寧州為各民族雜居之地,狄仁傑注意妥善處理與少數民族的關係,深得人心。
長壽元年(693)正月,武承嗣勾結酷吏誣告狄仁傑等謀反,逮捕下獄,狄仁傑立刻服罪:「反是實。」仁傑拆被頭帛書冤,置棉衣中,請獄吏轉告家人去其棉,得其冤狀。仁傑子狄光遠持書上告朝廷。女皇召狄仁傑等大臣面詢:「承反何也?」狄仁傑答曰:「向若不承反,已死於鞭笞也。」又問:「何為做謝死表?」答曰:「臣無此表。」武則天弄清楚是偽造的。於是釋放此案七人,俱貶為地方官,仁傑貶為彭澤令(今江西彭澤)。
神功元年(697)十月,狄仁傑被武則天召回朝中,官拜鸞台(門下省)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加銀青光祿大夫,兼納言,恢復了宰相職務,成為輔佐女皇治理國家大政的左右手。
聖歷元年(698),狄仁傑以政治人物的深謀遠慮,勸說武則天順應民心,還政於廬陵王李顯。皇帝採納了狄仁傑的意見,為表示心跡,親自迎接廬陵王李顯回宮,立為皇嗣,賜武姓,使李唐得以維繫。
聖歷元年(698年)秋,突厥南下騷擾河北。皇帝命太子為河北道元帥、狄仁傑為副元帥征討突厥,迅速恢復了河北的安定。
久視元年(700),狄仁傑病故,朝野凄慟,女皇哭泣著說「朝堂空也」。贈文昌右丞,諡文惠。唐中宗繼位,追贈司空。唐睿宗又封之為梁國公。
▲左起三圖:狄仁傑繪像三幅。右圖:狄仁傑墓園。
初四日 善才童子出參
在佛教寺廟中,可看到觀世音菩薩像側立著一個天真活潑的可愛童子。
在大足寶頂石刻的《毗盧道場》窟內,石壁上也刻著童子。在重慶市羅漢寺的摩崖石刻普陀岩上,都列有童子。大足白塔內壁上雕刻有五十三幅圖案、每幅圖內有一個童子。
善財童子,出於佛教《大方廣華佛華嚴經》的入法界品。其經共八十卷,入法界品占二十卷。全品敍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就是參拜五十三位善知識者,可見其重要性。為樹立人間佛教思想。
善財童子因家庭不幸,以一個孩子的好奇出發,經文殊師利童子的指引,明白了人生的道路,要發菩提心,造福人間,利樂有情。便以此為宗旨,不辭千辛萬苦,爬高山,飄大海,闖王宮,進民窟,上刀山,下火海,參拜了五十三位善知識者。
這五十三位善知識者,有廚師、設計師、小學教師、航海家、商人、音樂家、醫藥家、比丘、居士、外道、老人、小孩、男子、女子等。各行各業,各傳授一法門。因此善財童子,從思想、道德、技藝上捨己為人的鑒定思想,隨同觀世音菩薩,做造福人間,利樂有情的視野。他是觀世音的脅侍「聞聲救苦」的助手,所以像塑在觀世音菩薩像側邊。
善財童子因為他信心堅定,目標正確,為了學好本領,達到造福人間的目的。不怕擔風險,克服困難,刀山敢上,火海敢闖。他既不為名利所動,也不為色情所誘,誠實,光明磊落,是一個堂堂正正的少年男子。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五十三個故事及圖繪其中五幅。
初四日 馬王神祀
中國許多地方都有馬王廟,特別是北方的村鎮。馬王神顧名思義就是保 護馬的神靈,在古代非常重視馬神,因為古代的馬用途很廣,耕地、拉車 、打仗等都需要馬匹,所以馬神被列入祀典,且在西周時候已經有祭馬的 習俗。
祭祀馬神一年分為春夏秋冬,而祭祀它就是為了保佑馬匹一年四季平安 旺盛。祭品都是以全羊,而不用豬或者黑色的牲肉。馬王神的神像比較猙 ,是三目四臂的神像。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三日,城內外的騾馬夫都要湊 錢以祭馬王,所以那天的車費都會特別貴,並且還要軒昂乘客或者貨主另 索小費,所謂的「乞福錢」。
▲左圖:居庸關馬王廟中供奉的馬王神像,三頭六臂,每隻手中皆握有不同兵器,紅臉、三眼、橫坐在馬上。左二圖:也有粉臉、三眼的馬王神像。右二、右圖:馬王殿、馬王廟是祭祀馬王的廟宇。
初五日 送生娘娘誕辰
「送生娘娘」即「註生娘娘」,誕辰為三月二十日,可參閱「三月二十日 註生娘娘誕辰」條。但圖像上「註生娘娘」與「送生娘娘」有很大的差異 ,「註生娘娘」的造像,多是左手執簿本,右手持筆,象徵其記錄家家戶 戶子嗣之事;「送生娘娘」的造型多是手抱小男孩或又牽又抱小孩子的慈 愛形象。
「註生娘娘」俗稱「註生媽」,又作「注生娘娘」,有些地區稱之為「送子娘娘」,是閩南、台灣一帶最受尊奉的生育之神,主管婦女的懷孕、生產,是許多不孕婦女或懷孕婦女的信仰寄託。
也有稱「子孫娘娘」的,「多子多福、子孫滿堂」是過去中國人傳統的文化心態和追求,為了禮佛拜神、祈求子嗣,眾多的送子神仙也應運而生。送子神仙名目繁多,一般都稱為「子孫娘娘」。如廣州著名的祈子神廟「金花廟」中,主神為金花夫人,附祀的有張仙、華佗、月老、花王、桃花女、鬥姆等,大都與生育有關;還有二十奶娘神像,也都和生育有關。這二十位「子孫娘娘」的名目是:保痘夫人胡氏、梳洗夫人張氏、教食夫人劉氏、白花夫人曹氏、養育夫人鄧氏、血刃夫人周氏、轉花夫人寧氏、送子夫人謝氏、大笑姑婆祝氏、剪花夫人吳氏、紅花夫人葉氏、小笑姑婆黃氏、羊刃夫人蘇氏、瀨花夫人林氏、保胎夫人陳氏、教飲夫人梁氏、教行夫人黃氏、腰抱夫人萬氏、栽花夫人杜氏、送花夫人蔣氏。
所謂「花」,是指胎兒、嬰兒。「白花」指男孩,「紅花」指女孩。「轉花」是指女轉男。這裡的子孫娘娘眾多,分工細致,從投胎、懷胎、定男女、保胎,直到分娩、養育,乃至吃、喝、梳洗、行走、去病等無所不包,所以很受人們、特別是婦女們的歡迎與崇拜。正如清道光時《佛山忠義鄉志》卷十四所說:「金花會盛於省城河南,鄉內則甚少。惟婦人則崇信之。如亞媽廟各處,內有十二奶娘,婦人求子者入廟禮拜,擇奶娘所抱子,以紅繩系之,則託生為己子,試之多驗。然年卒不少。」
再如北京著名的東岳廟內的娘娘殿中,九位子孫娘娘分三組奉祀:左組,引蒙娘娘、斑疹娘娘、乳母娘娘。中組,子孫娘娘、天仙娘娘、眼光娘娘。右組,催生娘娘、培姑娘娘、送生娘娘。
台灣的子孫娘娘叫注生娘娘,「注生」是執掌生育之事。注生娘娘是從大陸傳過去的,原為福建的臨水陳夫人,又被當作婦女難產之神。福州的注生娘娘廟在主神兩側竟有三十六婆祖,而台灣和福建其它地方的注生娘娘廟中的婆祖一般為十二位。天津天后宮中的子孫娘娘也很有代表性:正殿中的主神是天后聖母,左右則是她的化身娘娘,名曰眼光娘娘、子孫娘娘、耳光娘娘、斑疹娘娘、千子娘娘、引母娘娘、乳母娘娘。
▲左圖:河北地區的神禡「送生娘娘」。左二圖:碧霞元君神像旁一對 女侍,其中之一懷抱嬰兒,後漸變為單獨供奉。道教以送生可以為人送子 送福。其神像多為元君廟旁祀。此為台北市松山慈祐宮奉祀的送生娘娘。 右二圖:台北市三芝鄉玉仙宮的主祀是送生娘娘,大殿奉祀多尊抱子送生 的神像。右圖:送生娘娘神像。
初六日 太素三元君朝真
太素三元君,乃是無英、黄老、白元三元君之外祖母,是白素、黄素、紫素三元君之母。(查無圖像)
初七日 施真人昇天
《真仙通鑑》云:衡嶽洞門觀,在不廩峰西石榴峰南下,施真人施存,自號胡浮先生,或云婉盆子;師黃盧子,得《三皇內文》,役御虎豹之術,遁變化景之法,或隱或現數百年,慕石廩洞門是其沖真之地,乃居之。又於峰西室造閣空十餘丈,出乘白豹或步還山,豹即迎之,以晉惠帝永康元年(304)四月七日乘豹昇天。(查無圖像)
初七日 水神金龍四大王祀
大王會指金龍四大王出巡時的賽會。金龍四大王指黃河水神。清趙翼《陔余叢考》云:自江淮一帶至潞河,無不有金龍大王廟,其神傳說為南宋人謝緒,元兵入臨安時赴江死,明永樂中始有祀,隆慶之後才盛。清順治二年(1645)十二月,封黃河神為「顯佑通濟金龍四大王之神」。南京迤南,雖屬長江領域,但亦祀金龍四大王。大王會,參加的以船戶為多,南京一帶每年九月例行出巡一次,民間則有賽會之舉。
金龍四大王,乃南宋謝太后之姪謝緒,有兄弟四人,緒最少,好讀書隱居於金龍山,宋亡憤激赴水死,明太祖起兵,傳有德與賊戰於呂梁洪,見雲中天將揮戈擒賊,黃河淤塞,神力通之,舟將覆溺,神力拯之,元兵大敗。帝夢儒生素服前謁,曰:「臣謝緒也,上帝命為河伯,今助真人破敵。」神特顯靈於黃河上下游,兩岸人奉為「黃河福祖」,無不虔誠敬奉,明隆慶中敕封金龍四大王,建廟於山東魚台縣,有清一代敬禮未替。
▲左圖:南宋謝太后之姪謝緒,有兄弟四人,明敕封為金龍四大王。中圖:金龍四大王之版畫。右圖:山東魚台縣金龍四大王廟。
初八日 釋迦佛祖誕辰
釋迦牟尼,原名悉達多‧喬達摩,古印度释迦族人(生于尼泊爾南部),佛教創始人。成佛後的釋迦牟尼,尊稱為佛陀,意思是徹悟宇宙、人生真相者,「佛」;民間信仰信徒也常稱呼佛祖。
▲左圖:釋迦摩尼佛頭像。左二圖:釋迦摩尼佛坐像。右二圖:彰化縣八卦山風景區高七丈二的釋迦牟尼佛像。右圖:雲岡石窟第二十窟,釋迦摩尼佛露天造像,主佛胸以上部位保存較完整,臉型豐滿圓潤,雙耳垂肩,雙目有神,面目慈祥,雕飾精美,剛健雄渾,是雲岡石窟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作品。
初八日 九殿平等王誕辰
第九殿平等王司掌阿鼻大地獄,此獄範圍廣闊八千里,火網交織其中,另設十六小地獄,皆是無間獄。平等王專審世間一切冤死眾生,大殿內外有無量無邊前來申冤之冤魂,胎卵濕化、禽獸或水族聚集一堂,個個哀號遞狀申訴。大王明察秋毫,皆能一一傳押其元凶債主到案,舉證歷歷,令罪犯伏首認罪。
九殿管轄之罪犯,皆是諸惡中之大惡,不善中之不善,故承受諸苦中之至苦,既歷猛火劫外,還經寒冰劫,或寒風如刀,凝血成冰,或成煙成炭,剉骨揚灰,死生不斷,痛苦不歇,墮此地獄,求出無門。
▲左圖:第九殿平等王司掌阿鼻大地獄。左二圖:第九殿平等王的神禡。中圖:毒蛇小地獄。右二圖:針雨小地獄。右圖:第九殿平等王神像。
初八日 尹虛鑾真人昇仙
道家三十六小洞天之一「大酉山洞」周回一百里,名曰大酉華妙天,去辰州七十里,尹真人治之。
《太平廣記》載:大酉洞列為「天下道教三十六洞之第二十六洞,號妙華洞。」
▲尹真人所治之大酉洞桃花源位於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境內,是一個大山洞。該洞上彎下平,洞內溪水淙淙,鐘乳懸掛,水落珠璣。穿洞而過,則是一較完整的溶門,底部有一終年不枯的泉眼,崖壁上若幹小溶洞中,亦有泉水飛洩,桃花溪匯泉而成,溪水穿大酉洞注入酉陽河。據說,從地理、路線、景物、歷史、距離、環境等六個方面證明,大酉洞與陶淵明《桃花源記》原型相似。
初八日 九子母佛誕辰
「九子母」最早見於《楚辭‧天問》:「女岐無合,夫焉取九子?」此句意為 :女岐沒有與男子交合,怎麼會得到九個兒子呢?這位女岐就是九子母。對于上 句,漢人王逸曾注道:「女岐,神女,無夫而生九子也。」清人丁晏箋曰:「女 岐,或稱九子母。」
九子母源於星宿崇拜,女岐原指二十八宿中的女宿,女宿為北方玄武七宿中 之第三宿。九子指九子星,即二十八宿中的尾宿。尾宿是東方蒼龍七宿中的第六 宿,有九顆星。早在先秦,尾宿九星便被人格化為九子,《史記•天官書》稱:「尾為九子。」司馬貞索隱引宋均的說法稱:屬居宮場,故兼九子,子必九者, 取尾有九星也。」古人還將尾宿九星與女宿聯繫起來,認為九星是女宿的九個兒 子。尾宿九星還被視為多子多孫的象征。《晉書•天文志上》載:「尾亦為九子,星色欲明均明,大小相承,則後宮有敘,多子孫。」
中國神話學會主席袁珂認為,女岐(九子母)或當是神話傳說中的姑獲鳥。姑獲鳥是一種能變化為女人,也能變化為飛鳥的神禽。《古小說鉤沉》輯《玄中記》云:「姑獲鳥夜飛晝藏,蓋鬼神類。衣毛為飛鳥,脫毛為女人。一名天帝少女,一名夜行遊女……鳥無子,喜取人子養之,以為子。今時小兒之衣不欲夜露者,為此物愛以血點其衣為志,即取小兒也。故世人名為鬼鳥,荊州為多。」
九子母信仰起初流行於江南各地,時人以其無夫而多子,故奉為司子嗣之女 神,以後這種信仰也流行到北方。從先秦至宋代,歷代多奉祀九子母。《漢書 成帝紀》載:「元帝在太子宮,生甲觀畫堂。」顏師古注引應劭的話曰:「畫堂 畫九子母。」丁晏認為:「《天問》本依圖畫而作,意古人壁上多畫此像,西漢 去古未遠,應氏(應劭)之說是也。」(《楚辭‧天問箋》)
當時,向九子母乞子的風俗很盛,據南北朝時梁•宗懍的《荊楚歲時記》載:(四月八曰)荊楚人相承,以是日迎八字之佛於金城。又曰,長沙寺閣下有九子母神,是日,市肆之人無子者,供薄餅以乞子,往往有驗者。
九子母廟在各地也較普遍,宋代臨安的九子母祠就很著名,據宋•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載:「最要鬧:九子母殿及東西塔院……競陳燈燭,光彩爭華 ,直至達旦。」
到了明清時代,隨著碧霞元君、送子觀音、送子張仙等眾多送子娘娘、送子郎 君的盛行,九子母逐漸被取代,退出了社會大舞台。
還有一位九子魔母也是送子娘娘,但她與九子母是兩碼事。九子魔母即佛教 中的鬼子母。
鬼子母故事,佛經中屢見。《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亦曾提及,但《西游記》中未見,《西游記》雖未明述「鬼子母」故事,但有其痕跡在內。《楚辭》中九子母由類似於女歧、女媧一類的女祖演化而來,是生殖崇拜文化的產物,并非來自佛教中的鬼子母。但自佛教傳入後,由於在多子這一點上的相似,才與佛教中的鬼子母傳說相混淆。
▲左圖:大足石刻中的鬼子母神像。左二圖:榕石在廣東省惠來縣城北部。有古榕抱石而生,榕則虬枝勁幹,石则苔痕斑駁,蔚為奇觀。石上曾有一祠奉祀九子母神,明代又於其旁建榕石庵,稱「榕石永福寺」。右二圖:「訶梨帝母眾」又稱鬼子母神,九子鬼母。圖中画了九個童子,是密教神。在日本的「東密」現在依然流行。右圖:日人富田溪仙畫「鬼子母神」。
初八日 上海城隍誕辰
現在的上海城隍廟包括霍光殿、財神殿、元辰殿、慈航殿、娘娘殿、城隍殿等 六個殿堂,城隍廟大殿正門的上方,懸有「城隍廟」匾額,兩旁黑底金字的對聯 為「做個好人心正身安魂夢穩,行些善事天知地鑒鬼神欽」,殿內供奉著金山神 主-霍光大將軍的塑像,左右兩邊分別為文、武判官;立柱上懸有兩副對聯,分 別為「威靈顯赫護國安邦扶社稷,聖道高明降施甘露救生民」,讚揚城隍爺的功 績,及「刻薄成家難免子孫浪費,姦淫造孽焉能妻女清貞」、上懸匾額「牧化黎 民」以告誡世人。
城隍廟內的財神殿供奉文昌帝君、關聖帝君及財神,是民眾前來祈求功名學業、保平安及財運的;元辰殿又稱甲子殿,是信眾求平安、吉祥如意的地方;慈航 殿內供奉慈航大師及天后娘娘。
明代永壬年間,上海知縣張守約將金山神廟改建為上海城隍廟,供奉上海城隍 神。因霍光神像已在大殿之中,就於大殿後供奉上海城隍神秦裕伯, 形成了上 海城隍廟「前殿供霍(霍光),後殿供秦(秦裕伯)」,主神供於後殿的獨特供 奉格局,上海百姓則稱霍光為「坐殿城隍」。
▲左起二圖:上海城隍廟坐落於上海市最為繁華的城隍廟旅遊區,是上海地區重要的道教宮觀,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1403-1424),距今已有近六百年歷史。右起二圖:上海城隍廟霍光殿上的「坐殿城隍」。
初八日 葛孝先真人誕辰
葛玄(164~244)為三國吳人,葛洪從祖。字孝先。人稱太極葛仙翁。本琅琊人,後遷丹陽句容。高祖廬為漢驃騎大將軍,封下邳侯,祖矩仕漢為黃門侍郎,父德儒歷大鴻臚登尚書,素奉道法。故葛玄出身宦族名門。自幼好學,博覽五經,十五六歲名震江左。性喜老、莊之說,不願仕進。後入天台赤城山修鍊,遇左元放得受《白虎七變經》《太清九鼎金液丹經》《三元真一妙經》等,後遨遊山川,週旋于括蒼、南岳、羅浮諸山。後漢室傾覆,三國戰亂,于是刪集《靈寶經誥》,精心研誦「上清、靈寶」諸部真經;曾囑其弟子鄭思遠,在他死後將「上清」、「三洞」、「靈寶」中盟諸品經付閣皂宗壇及家門弟子,世世傳。據說,吳嘉禾二年(233),葛玄徑往閣皂東峰建庵,築壇立爐,修鍊九轉金丹。
道教稱《靈寶經》傳自葛玄,故後世靈寶道士奉他為閣皂宗祖師。《三國志•吳書》記載:孫權好道術,葛玄嘗與之遊,得權器重,特于方山立洞玄觀。《輿地志》也有赤烏二年(239)建立方山觀的記載。北宋崇寧三年(1104)封「沖應真人」;南宋淳六年(1246)封「沖應孚佑真君」。
《抱樸子內篇•金丹》載稱:葛玄師事廬江左元放,受《太清丹經》三卷、《九鼎丹經》一卷、《金液丹經》一卷。葛玄又以其書並鍊丹秘術傳鄭隱,鄭隱再傳葛洪。上述丹經均屬「太清經」系統。考《太清丹經》即今《太清金液神丹經》,《九鼎丹經》即今《黃帝九鼎神丹經》,兩者卷數亦同,皆成書于西漢末、東漢初,是現存道教最古的丹經,主講金丹服食之道。又據《雲笈七•洞仙記》載:「鄭思遠晚師葛孝先,受《正一法文》《三星內文》《五岳真形圖》《洞玄五符》等。」考《三皇內文》本符書,與《五岳真形圖》均為召神劾鬼之屬,後歸「洞神經」系統。在修持活動方面,道書還有關于葛玄能服術、闢谷,行諸奇法的種種傳說。
▲左圖:葛仙翁繪像,顯示能醉卧水底一日夜。左二圖:葛仙翁《太極沖玄至道心傳》中之 「任督二脈圖說」部分。右二圖:近人所繪「葛仙翁造像」。右圖:金箔是中國特有的傳統工藝品,相傳由東晉葛玄所創,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是中華民族民間傳統工藝的瑰寶,其中有些是密不示人的絕技,絕大多數人都無法想像黃金是如何變成薄如蟬翼。
初八日 陶淡真人飛升
《晉史‧隱逸傳》:陶淡字處靜,太尉侃之孫也。父夏,以無行被廢。淡幼孤,好導養之術,謂仙道可祈。年十五六,便服食絕谷。不娶。家累千金,僮客百數,淡了不營問。好讀《易》,善蔔筮。於長沙臨湘山中,結廬居之。養一白鹿以自隨。人有候之者,輒移渡澗水,莫得近。州舉秀才,淡遂逃羅縣埤山中,不知所終。
▲左起二圖:陶淡之二幅繪像。右二圖:陶公廟位於長沙縣榔梨鎮,瀕臨瀏陽河,枕靠臨湘山,四週古木參天,風景十分優美。右圖:修繕一新的陶公廟古戲樓。
初八日 善惡童子降
《地藏菩薩十齋日》是敦煌寫本中一類很短小的寫本,未入中國歷代經目及大藏,已依疑偽古逸經典而入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的第85卷。嚴格地說,《地藏菩薩十齋日》並不是佛典之中的經律論部分,而只是僧俗遵從的一種儀範。其內容是講在每月的十個特定的日子之中,有哪些天神下界巡檢;在何日應念誦那些佛、菩薩之名,持齋念佛可獲不墮何種地獄、以及免罪多少劫的功德。如「善惡童子下界,念南無定光如来千遍,不入刀槍地獄, 持齋除罪四十劫。」
《廣化律師弘法故事集》「舉頭三尺有神明」云:中國人有句話說:「舉頭三尺有神明。」我們每個人頭頂上都有神明。又有另外一種說法:「舉頭三尺有青天;人可欺,天不可欺。」這句話是叫我們須時時刻刻檢討自己的起心動念、所作所為,止惡行善。佛家的說法是,每個人身上都有兩個神,一個叫「同名神」,另一個是「同生神」。同名神是男的、是白的,是計善的神;同生神是女的、黑的,是計惡的神。我們任何一個起心動念是善是惡,祂們都會記下來。所以我們最好不要隨便起心動念,以免造惡因;萬一造了惡因,就要趕快回頭,不要一直繼續下去,觸犯了戒律。《無量壽經》說:「神明記識,犯者不赦。」有神明記下我們所造的善惡,如果犯了罪,祂是不會饒恕你的。祂們是每個月有六次以上,到天堂、地獄去校對那裡的善惡簿,我們要隨著自己所造的善惡,而去受苦受樂。講這些都是為了警惕大家持戒。
▲左起二圖:善童子「左輔洞明星君」與惡童子「右弼隱光星君」神像。中圖:「右弼」木刻版神像。右起二圖:「左輔」與「右弼」廟匾。
初八日 靈湫神會
青海省貴德「古八景」之一的龍池靈湫,位於常牧鄉都秀村。龍池指龍王池,距縣城60公裡。相傳湫池有靈,禱之便下雨,因而得名。池係地陷而成,池旁有耳池二處,相傳為龍王的護衛。池水碧清如鏡,週圍蒼鬆蔭鬱,景色秀麗。「龍口」泉水快池的地方有一青色巨石,=雕刻有「龍王池」三字。傳說龍王池原在離縣城不遠的王屯村西山根,池附近有龍王廟,從前農民每年春天池中取水,到廟裡禱求龍王帶來風調雨順的好年景。後有人在池中洗了不潔之物,「聖水」受到玷污,龍王盛怒之下,將池子遷到人蹟罕至的深山,此後,遇到久旱不雨之年,「三河」等地村民聚眾到此取水祈雨,每年農歷四月初八在王屯「龍王廟」舉行廟會,秋天豐收後在縣城舉行賽神會。
▲左圖:神話傳說女媧補天時掉下了兩顆巨石,巨石入地千丈有八,一直打通了東海的「黑流穴」,黑水咆哮如雷,噴出萬丈高的水柱。龍王急調蝦兵蟹將,才堵住了黑水洞,水因此緩慢流出,而水面卻不漲不降,幾千年如此。中圖:北聯池又稱北聯靈湫,民間稱為「九峰蓮花池」,為葫蘆河支流什字河北源大莊河之發源地。右圖:六盤山美景。
註:四月初九日以後神佛誕辰,見「04-2四月神佛誕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