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日 星期六

鈔票預防偽造 老祖宗各有巧妙


    ▲ 美國財政部司庫(也有譯作「財政部出納局局長」)Mary Ellen Withrow 在任內時(她的任期是March 1, 1994 – January 20, 2001)為了新版一百元美鈔特別到全國各大都市作改版說明,曾趁機在說明會場討得了她的親筆簽名,果然,簽名式和當時鈔票左下角的簽名一模一樣。

    美國財政部司庫維絲羅當時是為1996年新版百元鈔的防偽特點提出說明,她一共列舉了八項特點,每一項都是高科技、高技術、新設備作為基礎才印製得出來的,偽造是不可能的。

    防止偽造鈔票,幾乎是各國財政部門都很傷腦筋的事情。中國人在鈔幣的發展上來說,是最早使用通行紙幣的國家,有記錄而又有實物流傳下來的紙幣,應該是從「大明通行寶鈔」開始。我們就從明朝的鈔票開始來探討一下中國人的鈔票防偽措施吧。
    這是一枚明代洪武22年(1389年)發行的「大明通行寶鈔」肆拾文券,是個人收藏中國紙鈔中最早的一枚。中間的圖像是從「寶鈔」上分解出來的大紅印鑑「大明寶鈔」;右邊的圖片是中國人民銀行所收藏的鈔版拓片,對我們解讀「寶鈔」上面的文字就方便多了。

    明朝流通的紙幣名曰「大明通行寶鈔」,開始發行是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年)。據《明史‧食貨志》載:「以桑穰(桑皮紙)為料,其制方,高一尺,廣六寸,質青色,外為龍紋花欄。橫題其額曰『大明通行寶鈔』。其內框兩旁為篆文八字,曰『大明寶鈔,天下通行』。中圖錢貫,十串為一貫。其下云:『中書省奏准印造大明寶鈔與銅錢通行使用,偽造者斬,告捕者賞銀二百五十兩,仍給犯人財產。洪武年月日』。其等凡六:曰一貫、五百文、四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洪武二十二年加發小鈔,分十文、二十文、三十文、四十文、五十文五種。終明一代,紙幣只發行了「大明通行寶鈔」一種。

    這是中國第一代的鈔幣,就已經實施了數種防止偽造的措施;其一,製版儘量精細複雜,六種大面額票面的外框用的是龍紋花欄,五種小面額票面的外框用的是盤枝花欄,在當時的印刷雕版技術來講,應該就是最不容易仿造的了。其二,票面上加蓋形同玉璽的「大明寶鈔」紅色大印,右側並斜蓋於存根騎縫處,偽造者是辦不到的。其三,票面下端「中書省奏准印造」等文字中有「偽造者斬」,具有恐嚇、警告的作用。

    三項鈔幣防偽措施對後世影響極大,後來所有的紙幣幾乎全都採用了這些方法,一直到民國以後,許多銀行發行的鈔票都委託外國的印鈔公司設計和印刷,才放棄了這些老祖宗的傳統訣竅。

    清咸豐七年(1857年)發行的戶部官票參兩,是清代發行鈔券中的第一種;右邊方形的印章是加蓋在正中票面銀兩上的官印,印文是「戶部官票永遠通行」的漢滿文;另二印是左邊的騎縫印章「戶部官票所關防」,右邊有騎縫「戶部官票堂印」。

    清代戶部官票的發行是清朝一件重要的經濟措施,但是,也是一項錯誤的經濟政策。戶部官票以銀兩為單位,又叫銀票,面值有一兩、三兩、五兩、十兩、五十兩。朝廷因太平天國軍起義及黃河連年決堤,清政府稅收大減,財政窘迫,國 庫日漸空虛,為籌措補救軍餉、修築河道費用,解救財政危機,朝廷不得不印發紙鈔,於咸豐三年(1853)開始發行戶部官票。但是因為朝廷不能以白銀兌現,市面收者漸稀。到1856年底,銀票市價貶值到票面(銀一兩)價格的百分之三十。1861年秋後,民間所存官票幾同廢紙。

    戶部官票版式精緻,防偽設計精確,為後世鈔票製作立下了模範。官票原計劃以白色苔箋紙(京師)和高麗紙(外省)製造,以靛藍色印刷,長方形直式形制。票四周用龍水紋,上方用漢滿兩種文字橫書「戶部官票」四字,中書「準二兩平足色銀若干兩」。左書咸豐某年月日,右為字頭及編號,字按《千字文》排列。下為小楷書寫的法律條文。面額上鈐蓋漢滿文「戶部官票永遠通行」方形官印,左邊與號簿相連,騎縫處蓋「戶部官票所關防」長方形朱印,號簿編號數留存。右邊與票根相連,騎縫處蓋用戶部堂印,發行時截下票根,以便核對。票左下角有木戳小壓花,背面為流通記錄。

    紙幣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印章。戶部官票上的印章是滿漢文:戶部官票永遠通行 的方形官印,俗稱為圖記,左邊是騎縫印章:戶部官票所關防。兩枚印章都是由禮部鑄印局專門鑄造的。左邊有宵票所花押,右邊有騎縫戶部堂印。外省發行時,紙鈔右側加省藩司或糧臺印信,並在票上加蓋紅色省名的戳印。

    戶部官票的號簿與票根也有特點:戶部官票關防號簿是未發行的新票的合訂簿本,由官票所管理,號簿和票根用於內部結帳、查驗、防偽等。在新鈔票發出之前,每張紙幣分為三個部分,中間為戶部官票的主體,左邊為號簿存根,右邊為票根。關防號簿被存放在官票所,在發行新鈔之時蓋左騎縫印後將官票和票根一起交給銀庫、糧臺等發行鈔票的部門,由銀庫或糧臺加蓋右騎縫印後,留下票根再將戶部官票發給受鈔者。

    全套的發行管理設計,可以說杜絕了偽造的可能,可是朝廷的濫發不兌現卻造成空前的通貨膨脹,反而給財政帶來了災難。直到同治初年,通令停止官票和寶鈔流通,才逐漸平息了動蕩十多年的通貨膨脹。
    四枚連續年份的「大清寶鈔」,右側與存根聯的騎縫處,以棕刷沾黑墨刷了一下,橫跨騎縫以作為回收時比對之用,也是防偽措施的一種特殊方法。

    咸豐三年(1853年)十一月,朝廷頒《錢鈔章程》,十二月以流通的銅(制)錢為單位開始印製發行「大清寶鈔」,面額有許多種,初分二百五十文、五百文、一千文、一千五百文、二千文等幾種,後來為收回當千的大錢和當百的大錢,發行量大增,面額也膨脹到五千文、十千文、百千文等大面額。票面上端有「大清寶鈔」四個漢字,正中印有「準足制錢若干文」 ,兩旁分印「天下通行、均平出入」字樣,下端印有「此鈔即代制錢行用,並準按成交納地丁錢糧,一切稅課捐項,京外各庫一概收解,每錢鈔貳千文抵換官票銀壹兩」。官票和寶鈔的形制似大明寶鈔,四週龍紋,下為波浪紋圖案,用桑皮紙印,藍色,票形大小依據票面金額而有所不同。寶鈔的模板是銅鑄的,靛藍色印刷,紙張原用水印,因急於發行而改用白色山西雙抄毛頭紙,寶鈔以制錢為單位。
    所有鈔票和銀票的使用者都有責任維護票券的價值,中國人在這一方面做得很好,那就是為值得信賴的票券背書。在流通中的票券,用票人會在背面加蓋印記或墨書簽記,所以隨著流通次數的增多,背書也會越來越豐富了,有的背面幾乎被簽記印章佔滿了,有信用的錢莊票,甚至於連正面的空隙處也都被使用簽註填滿了。這是一枚「文邑廣源號」於同治八年(1871年)九月一日開出的壹千文錢票,正背兩面都被使用(經手)人密密麻麻的註滿了簽字及日期,可見得是一枚非常值得信賴的票子。
    ▲ 鈔票製作設計在明、清、民初以來的印刷觀念來講,就是設計得愈複雜,就愈不容易被仿冒,於是,印刷鈔票錢券一家比一家花樣百齣,除了運用細膩的筆觸描繪龍、鳳之外,更以複雜的人物、風景、鳥獸、花樹來作圖案。這裡並列三枚民國初期錢票,邊框圖案都很有看頭,當然,也是極不容易偽造的。
    中國的平面元素中除了繪畫之外,中國文字也是非常複雜的一類,尤其是長篇大論的古文,讀、寫都很難,在印刷初期的年代,仿製也是很不容易。此處四枚清代及民初錢票,運用大量的文字圍繞票面四週,要讓企圖偽造者知難而退。
   更有一種中國文字也在鈔券防偽方面有很大的貢獻,就是中國字的書法表現。早期錢莊中的帳房先生各有各自的書法特色,錢莊票上除了固定的文字用印刷以外,很多地方要用毛筆手寫,譬如編號、日期、兌現錢莊名號,尤其是票面金額,除了絲亳錯不得之外,還要預防偽造塗改。各家帳房都有自己的特殊書法,讓人一看就知道是誰家的錢票,而且也甚難仿造。這裡三枚宣统年間錢票,金額數字「壹、貳、叁」寫得粗獷又特別,「千文」二字一氣呵成又勾成自家特色,再加上其他毛筆小字,字字功力十足,真不是隨便寫得出來的。
    還有一種錢票,既沒有複雜的圖案,也沒有長篇大論的文字,實際上,他們的錢票只是一長條白紙,帳房開票的時候用毛筆寫上面額、編號等就完成了;那麼,這枚幾千文的票子如何取信於人呢,帳房在票面上加蓋了許多圖章,有方的、長的、財神形的,有的是錢莊的戳記,有的是年份,數一數約有八枚之多,圖章花紋和文字多很細緻、複雜,這就是這家「清聚福記錢票」藉以防偽的高招了。從這五枚(左起)票子前後都填滿了簽註看來,也是信用甚佳的一家。右邊這一枚「積義成記」光緒七年十月十一日的「柒千文」兌票,簡單、粗糙,像是木刻版蓋印,手填毛筆字也水準甚差,蓋印字跡不清,三枚圖章也字跡不清,真不知道這枚面額這麼大的錢票憑何取信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