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31日 星期二

08-2八月神佛誕辰

十一日 謨母天娘誕辰

    《華夏諸神世紀》玄女明姬水德,玄女部首領,又稱“水母”。養一女名玲瓏,後為軒轅妃改名謨母。統領「玄武七宿」,壁、室二使位列七宿之首。有漱玉峰、岫岩兩部。(查無圖像)

十五日 天然古佛成道

    天然古佛姓張名奎生,字光璧,聖號天然古佛,山東濟寧人氏。白陽二祖,生於清光緒十五年(己丑)七月十九日,乃濟公活佛化身,誕生時北京天壇失火,紅光滿天,黃河澄清,天地垂象而聖人降世,師尊生有異相,平頂方頭、二目重瞳、天縱睿智、秉性敦厚。民國四年遇耿老師引進求道,聞道參研修辦至誠,至民國九年耿老師歸天,蒙路祖器重成全、隨從左右、東奔西跑、宣揚聖道。民國十四年二月初二日路祖殯天,民國十九年維皇命師尊師母同領天命,接續道統,共同擔荷三曹普渡收圓大事。繼承天命之後,大開普渡、道務宏展,至民國三十四年大道已遍佈全國,翌年由四川道親恭請至成都闡道,於三十六年八月十五日,功圓果滿,享年五十九。 
    左圖:天然古佛的塑像、繪像。中圖:一貫道的佛堂內,主要是三盞佛油燈,左右兩盞,代表日月,中間一定會有一盞母燈,代表明明上帝,下桌的左右,則有二盞兩儀燈,代表男女乾坤。主祀神祇是儒、佛、道三家人物:彌勒祖師、南海觀音菩薩、濟公活佛、月慧菩薩、孚佑帝君、關聖帝君,部分佛堂還懸掛孔子、祖師,還有些佛堂會設立祖師祠,來紀念已故的白陽三祖。右圖即為白陽三祖:祖師路中一、師尊張天然、師母孫慧明。

十五日 伽藍爺誕辰

    中國佛教道場大都會將伽藍菩薩塑造成關羽的造型,查佛經並沒有以關羽為伽藍菩薩的記載,隋代以前,本來也沒有無這種習俗。其由來,傳說跟天台宗祖師智者大師有關。傳說智者大師有一次在荊州的玉泉山入定時,遇上成為厲鬼,到處慘叫著尋找自己頭顱的關羽。關羽憤恨不平,智者大師安撫他,並為他講說佛法。關羽隨即皈依受戒,成為佛弟子,並發願作為佛教的護法。從此天台宗的寺院開始供奉關羽。自天台宗寺院開了供奉關羽的先例後,各宗寺院爭相效法,漸漸地,關羽被捧成伽藍菩薩,跟韋馱菩薩並稱,成為中國佛教寺院的兩大護法神(在彩繪或塑造的《全堂佛像》可看到站立在韋馱菩薩像右邊的關羽像)。
    左二圖是漳州伽藍爺廟和雲林縣西螺鎮伽藍廟。中圖是以石灣瓷製作的關羽神像。右二圖是典型的伽藍菩薩造型。

十五日 月光菩薩   

   月光菩薩是藥師如來的脅侍,又作月淨菩薩、月光遍照菩薩。《灌頂經》卷十二雲有二菩薩,一名日曜,二名月淨,是二菩薩次補佛處。”據《藥師如來本願經》載,月光菩薩與日光菩薩同為無量無數菩薩眾之上首,次補佛處,悉能持藥師如來之正法寶藏。
    《覺禪鈔》曾引《藥師經疏》卷一而言,過去世電光如來時,有一梵士醫王,養育日照、月照二子,發心願利樂眾生,二子亦發願供養。梵士醫王即今之藥師如來,二子即日光、月光二菩薩。依《藥師儀軌布壇法》所載,月光菩薩身呈白色,手持月輪,坐鵝座上;但此像與歷代相傳者頗為不同,歷來所造皆為立像,而月光菩薩即立于藥師如來之右側。
    如同日光菩薩一樣,月光菩薩與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咒也有密切的關系。凡是至心持誦大悲咒的修行者,月光菩薩也會與無量神人來增益其持咒效驗。修行者在持誦大悲咒過後,如果能再加誦月光菩薩陀羅尼,則月光菩薩當會來加庇護,使持咒者除去一切障難與病痛,並成就一切善法、遠離各種怖畏。

    左圖:月光菩薩是藥師如來的脅侍,又作月淨菩薩、月光遍照菩薩。左二:月光菩薩像。中:開封朱仙鎮年畫月光菩薩。右一、二圖:二幅月光(菩薩)神禡。


十五日 月下老人誕辰

    唐人李復言《續幽怪錄》傳說:相傳唐貞觀二年,有個名叫韋固的人,某日到宋城尋親,住在旅店裏。晚上他看見路邊有個老人躺在布袋上,朝向月亮看書,就問:「你在看什麼書?」老人回答:「看天底下婚姻的書。」又問:「布袋裏是什麼東西?」答道:「是紅線,繫住夫妻的腳,無論是冤家,一旦被繫上便無法脫身而結為夫妻了。」後來韋固和老人一起到米市逛,遇見一位眼睛看不到的婦人抱一女童走過來,老人便對韋固說:「此女童便是你未來的妻子。」韋固見其年齡相差甚遠,不相信老人所說的話,於是叫僕人拿刀將女童殺掉,僕人不忍心,於是在女童臉上劃了一刀,就逃跑了,十四年後,相州刺史王泰將侄女嫁給韋固為妻,此女雖花容月貌,但臉上有一道刀疤。韋固好奇地間道,王泰才道出十四年前在米市的經過,這時韋固才承認當時的事情,二人聽後,都覺驚訝。
    這是台灣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潭著名的景點「龍鳳宮」,廟中有為情侶專設的「月下老人祠」,有月下老人神像手捧紅線為有緣人作媒。

十五日 太陰娘娘誕辰

    太陰娘娘又稱太陰菩薩或月娘,我國古代則稱「月神」或「夜明之神」。太陰娘娘為月亮的人格化,月亮給人的印象柔和,正與太陽相反,因此許多民族都把月亮女性化。台灣沒有專門拜月亮為主神的廟宇,月神多為天公的從祀與日神對稱,為手持「月」的女神。
    左三圖是太陰娘娘的三種造型,多採用手抱月球的神像。右二圖是太陽廟及正殿,配祀有太陰娘娘,未見有專祀廟宇。

十五日 土地公誕辰

    福德正神民間俗稱土地公,也有稱爲福德爺、伯公、大伯爺、後土或簡稱土地。
    關於福德正神的傳說有很多,有傳福德正神姓張名福德,生於周武王二年二月二日,從小就是個天資聰穎又極爲孝順的小孩;三十六歲時,當上朝廷的總稅官,爲官廉正;到了周穆王三年才過世,享年一零二歲。死後三天容貌都沒有改變;有一貧窮人家用四塊大石圍成石屋奉祀它,過了不久,居然由貧轉富,百姓都相信是神恩保佑,於是合資建廟並打造金身膜拜,因此生意人常祭拜它。 另傳土地公爲周朝士大夫的家僕,爲避免讓小姐受凍脫衣給小姐穿,自己卻因受不了寒冷的天氣而凍死。就在此時,天空顯現『南天門大仙福德正神』的景象,士大夫感謝他的恩德,於是建廟奉祀。周武王時,贈封後土,後世尊爲土地公。
    土地公的造型幾乎都是白鬚、白髮,笑容可掬,地方員外打扮,一手拿元寶,一手執如意或柺杖,慈祥溫和。祭祀土地分爲春、秋兩祭,春祭爲二月初二(頭牙),秋祭爲八月十五日(中秋)。
    台北縣中和地區烘爐地土地公廟南山福德宮有一座極高大的土地公神像,該廟並有「換錢母 」習俗,信徒在正殿向土地公擲筊請求借錢,繞到正殿後方的石壁,向石窟裡的三尊土地公說明用意並借錢,將自己的零錢投入,換神明的「換錢母」( 一元硬幣),將「換錢母」與土地公像手上的金元寶相互摩擦後,摸土地公像手中的元寶以求財富,帶回家,放在家中財位或皮包裡,正月初五開工時把「換錢母」花掉即可;摸鬍鬚以求生男;摸柺杖求福祿。切忌摸土地公的頭與背。圖二是板橋市聖天真武宮的福德正神。中圖:蘆竹鄉田心土地正神廟,算是很高大而豪華的一座了。中圖:草嶺古道埡口有座古老的石砌土地公廟,福德祠。右圖為貢寮山石壁坑越嶺古道邊有應公廟。

十五日 南鯤鯓朱王爺誕辰

    五府千歲為五位王爺的統稱。在台灣,有許多種王爺的組合,最普遍的說法是指「李、池、吳、朱、范(李大亮、池夢彪、吳孝寬、朱叔裕、范承業)」五位千歲。唐武德五年(622年),李、池、吳、朱、范五兄弟奉命領兵平定廣州,路過九江時又智擒叛賊輔公佑,回京之後,唐高祖嘉許其功勞,賞賜奴婢。但是五兄弟生性仁慈,不但使百名奴婢回歸故里,又贈送金銀,從此五兄弟的仁慈以及豐功偉績傳遍各地。 朱府千歲諱叔裕,嘉興人,生於隨唐之 際,能文能武,才學出眾,公正無私,明 辨是非,執法森嚴。 唐高祖建國時,曾奉命鎮守土門,攻退 前來侵犯的胡人。武德五年,領兵平定廣州, 授封綿州刺史、大理寺卿,又官拜吏部天官,玉帝敕封祂為代 天巡狩。
    台南北門鄉鯤江村的「南鯤鯓代天府」,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其名得至於建地南鯤鯓汕,主祀李、池、吳、朱、范五位王爺,為本省王爺廟的總廟。右圖為朱王爺神像。

十五日 威惠廣佑王誕辰

    夢粱錄/卷14云:廣靈廟,在石塘壩,奉東嶽溫將軍,請於朝,賜廟額封爵,自溫將軍以下九神皆錫侯爵,曰溫封正佑;李封孚佑;錢封靈佑;劉封顯佑;楊封順佑;康封安佑;張封廣佑;嶽封協佑;孟封昭佑;韋封威佑。(查無圖像)

十五日 南宮孔恩師聖誕     (生平不詳、查無圖像)

十五日 臨水夫人林姑千秋

    臨水夫人又稱大奶夫人、順懿夫人、順天聖母、三山女神,是道教閭山派的重要女神。臨水夫人是福建閩江流域民眾崇奉的女神,其他的信徒則遍佈台灣、浙江、江蘇以及東南亞;因源於福州,故福州信徒視其為鄉里的守護神。其他地區的信徒,則多視其為婦女、兒童的保護神,類似於七娘媽。 據傳,臨水夫人(767—792年)姓陳名靖姑,或名進姑。一說寧德古田人,一說福州下渡人。傳說她與林紗娘、李三娘義結金蘭,並一起赴閭山學法,師承許旌陽真人。三姊妹得道之後,合稱三奶夫人。臨水夫人能降妖伏魔,扶危濟難。二十四歲時,因祈雨抗旱、為民除害而犧牲。傳說臨水夫人在保護婦幼上頗有奇效,因而被人民稱為「救產護胎佑民女神」。
    左圖為臨水夫人塑像。第二圖:福建古田臨水宮。中圖:福建楊溪廊橋,1967年造。兩端橋堍用塊石砌築, 17開間,72柱。上覆雙坡頂,橋中設神龕,祀臨水夫人。保存尚好。

十五日 太虛真人昇

    赤松子又名赤誦子,號左聖南極南嶽真人左仙太虛真人,秦漢傳說中的上古仙人。《太平寰宇記》說赤松子是在金華山以火自燒而化,其升天處為赤松澗,故山上有赤松祠,赤松澗。劉向的《列仙傳》記載赤松子本是神農時人,為雨師,他服食水玉,把它教給神農,能夠在烈火中任火燒烤。據《神仙傳》記載,赤松子是古代傳說中的得道仙人,為神農氏雨師。當地人們傳說赤松子為帝嚳師,能呼風喚雨,因而祭祀帝嚳和赤松子。
    左圖神禡「風伯雨師」左即為能呼風喚雨之赤松子。二圖為衡陽張家界著名的飛來石,南側石壁上有清朝時清泉令江洵所刻「赤鬆子壇」四個篆體字。右二圖為太虛真人神像。右圖為赤松子圓寂後葬於黔靈山。

十五日 龍吉公主誕辰

    據《封神榜》所載,紅鸞星係鳳凰山青鸞斗闕的龍吉公主,本為蕊宮仙子,是昊天大帝親生、瑤池金母之女,只因心生思凡之念,被貶下凡,在鳳凰山青鸞斗闕修道,其慣常裝束:頭戴魚尾冠,穿大紅色的絹衣,並以青鸞為坐騎。 姜子牙伐紂時,公主下山助子牙一臂之力,曾施雨救滅西歧火燄,並生擒紂營大將洪錦。洪錦將斬首之際,有月合老人前來說情,道出龍吉公主與洪錦有俗世姻緣,曾綰紅絲之約,該有一世夫妻情份,公主被貶下凡,正要了卻此段俗緣,才能返本歸元,並且幫助姜子牙兵度五關,夫妻二人同建功勳 ,待功成之日,瑤池自會派使者迎接公主回宮,公主念及天數不可違,遂與洪錦成親,後夫妻同心效力於周營,死後分封為龍德星與紅鸞星。

    左二圖為龍吉公主神像。右二圖:鳳凰山是長白山的支脈,山嶔蒼鬱聳立,疊峰連屏,許多寺廟林立其中,据說龍吉公主曾在山中修道。

十五日 紅艷星紂妃娘娘誕辰

    《新刊全相平話武王伐紂書卷》云: 紂王共妲己每日去宮今取樂,又依前損害宮人無數。紂王恣縱妲己取樂。如此無道,無入敢諫。 一日,姐己奏曰:「子童辨認得孕婦腹中是男是女。」王曰:「如何知之。」妲己曰:「恐王不信、試將數個孕身婦人臣妾辨之。」王曰:「依卿所奏。」便令百個有孕婦人至殿下。紂王問妲己曰:「那個是男、那個是女。」妲己遂叫過一婦女來,令坐復起。妲己奏曰:「坐中先擡左足者是男,先擡右足者是女。」紂王曰:「如何得知。」姐己奏曰:「恐王不信,剖腹驗之。」紂王曰:「依卿所奏。」教左右剖腹驗之,果然如此。每日可廢百人之命,妲己精神越好。此人是妖精之神也。民間嗟怨,客旅哀哉,悲啼不止,無不傷心。

    紂妃妲已無固定造型,塑像繪像全憑藝人、工匠臆測。前二圖為台中慈航山三清聖境所造,太過現代化。中圖古籍為《新刊全相平話武王伐紂書卷》中有關紂妃以殘殺取樂記載,內容如上文。右圖為日人浮世繪對妲己之造型。

十五日 紅靈仙子誕辰

十五日 南路財神萬山爺爺

    南路財神指的是招財使者陳九公,《封神演義》中,五路財神指的是趙公元帥、招寶天尊蕭升、納珍天尊曹寶、招財使者陳九公和利市仙官姚少司。「五路神」又指路頭、行神。清人姚富君說:「五路神俗稱財神,其實即五祀門行中之神,出門五路皆得財也。」其中的五路是指東西南北中五方,意為出門有五路神保佑可以得好運,發大財。五路財神都是吉祥神,也是民間吉慶年畫中常見的形象,他們深受人們的愛戴和崇拜。 五路財神又一說為偏路財神,亦稱「五顯財神」,姓伍。他們一家五兄弟,原是劫富濟貧的大盜,被殺後陰魂不散,常常顯靈,因其姓伍,且又兄弟五入,故被稱為「五路財神」或「五顯財神」。據說「五路財神」升天還是不改本性,凡是窮苦人家去求財都很靈驗,為富不仁的卻常常破財,是諸神中最富俠義色彩的神明。
    左二圖:南路財神神像。左二圖為建築宏偉的二林廣懿宮外觀及正殿的五路財神神像。

十五日 東路財神文比爺爺     (事跡、生平不詳,請參閱「南路財神」內容。)

    左二圖:東路財神神像。中圖為台北縣八里鄉米倉村五路財神廟「五福宮」。右圖為貴州鄉村之「財神廟」。

十五日 中秋節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
    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爲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爲中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爲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爲「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
    《西湖遊覽志餘》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也」。中秋晚上,中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徵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
    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爲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團圓。 中秋節時,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
    中秋節有掛燈籠、賞月、吃月餅的活動。

十六日 南無清淨寶楊德觀世音菩薩示現

    觀世音菩薩又稱觀自在菩薩,簡稱觀音,別號圓通大士。觀世音菩薩以大慈大悲救濟眾生為本願。當眾生遇難誦念其名號,菩薩即時觀其音聲前往救度,故稱觀世音菩薩。又能觀察一切諸法,無礙自在之意,故名觀自在菩薩。
    觀世音菩薩法相莊嚴,通常頭戴寶冠,冠上有阿彌陀佛化像,其容貌秀麗柔美。身穿華麗菩薩裝,佩瓔珞珠寶裝飾,呈現出慈祥親切,雍容華貴的形象。祂手持蓮花、楊枝、淨瓶或蓮台等。在宋代以後,觀音菩薩大多成為中國仕女優雅姿儀,慈祥、溫柔、妙相莊嚴,予人無限親切敬仰之意。
    觀世音菩薩法相莊嚴,呈現出慈祥親切,雍容華貴的形象。

十六日 九天玄女娘娘千秋

    九天玄女簡稱玄女,俗稱九天玄女娘娘。原為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女神,後經道教增飾奉為女仙。
    道教歷史上曾有兩位玄女,一為常與素女並稱、講房中術的玄女。葛洪《抱樸內篇極言》雲:黃帝「論道養則資玄、素二女」。《雲笈七簽》卷一百《軒轅本紀》雲:黃帝「于玄女、素女受房中之術」。
    道教傳說中善兵法戰勝之術的女神,原為古代神話中人物,後被道教列入其神系。杜光庭《墉城集仙錄》說,黃帝與蚩尤戰于涿鹿,蚩尤行法術,作大霧三日,內外皆迷,黃帝不能勝,因設齋于太山之下,西王母遣使以符授之,並告以精思禱天,必有太上之感應。後數日,玄女乘丹鳳,禦景龍,著九色彩翠之衣,降臨黃帝齋所。授以六甲六壬兵信之符、策使鬼神之書、制妖通靈之印、九光玉節十絕靈幡命魔之劍等。黃帝率諸侯再戰蚩尤,遂滅蚩尤于絕轡之野,並用其神術誅榆岡于阪泉之野,平定天下四方。後黃帝于荊山下鑄鼎,得黃龍迎入天宮。道教稱,黃帝兵法戰勝及登仙之術,皆九天玄女所授符圖秘訣,九天玄女為黃帝之師、聖母元君之弟子。後世有託稱黃帝玄女的書文傳世,內容或為兵法,或為陰陽房中之術。
    九天聖母,道教神名,俗稱九天玄女,九天娘娘。古神話傳說她是一位法力無邊的女神。因除暴安民有功,玉皇大帝才敕封她為九天玄女、九天聖母。
    九天玄女的原始形象是玄鳥。《詩經商頌玄鳥》說:「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這是殷商後代祭祀祖先的詩歌。意思是說天帝命令玄鳥生下商的始祖契,建立了強大的商王朝。玄鳥就是商的始祖。
    早在隋朝之前,就有一部叫《黃帝問玄女兵法》的著作。書中詳細記載了玄女助黃帝戰勝蚩尤的故事。此中玄女為玄鳥所化,雖尚未脫離鳥形,但到底還是時進了一步,成了一位救助危難傳授兵法的半人半禽的女神。
    圖一:台北市南港這一尊九天玄女娘娘神像供奉已有八十多年歷史。圖中為九天玄女神像及繪像。右圖:隱藏在深山密林中的苗栗縣獅潭鄉仙山「九天玄女廟」。

註:八月十七日以後的神誕請閱「08-3八月神佛誕辰」。

2010年8月27日 星期五

08-1八月神佛誕辰

初一 天醫節 祭黃帝、岐伯

    宋代以八月一日為天醫節,祭黃帝、岐伯。傳說黃帝咨詢醫家岐伯,世間始有醫書。後世民間以露水研墨,點小兒額頭、胸腹謂「點百病」。又採豆籐上露水(謂之龍汗)儲存做飯可治百病。初一採馬齒莧可治痢疾。是日忌雨,農諺稱:「八月初一下一陣,旱到來年五月盡。」

    黃帝時代的醫家岐伯,後世敬稱「天醫」,左為古醫書上之岐伯繪像,中為近代所畫,皆為臆測製作。右為甘肅省慶城縣岐伯廟勝景。

初一 太和真人昇仙

    張守清名洞淵,幼習儒業,長入吏員。至元21年(1284)入武當山拜師修煉金丹,盡得秘傳。苦心經營二十餘年,創建南岩天一真慶宮,開建下山道路,墾田數百頃,度眾數千人。至大三年(1310),多次奉詔入京祈雨,延祜元年(1314)授「體玄妙應太和真人」。

    左圖及中圖是太和真人張守清苦心經營的創建南岩天一真慶宮,右圖是他習道和修煉的武當山廟宇群。

初一 慈濟真君飛昇

    感天大帝,名許遜,東晉汝南人,生於魏明帝景初三年(239) 正月二十八日 ,由於祖父許琰,父親許蕭皆為修道之人,自小耳濡目染,於天文、地理、陰陽、緯纖等道學皆有所涉及;二十歲時,跟隨大洞真君吳猛習仙修道,學得三清法要,從此道業精進,法力與日加深。晉太康元年(280),許遜鄉舉孝廉,關任四川旌陽縣令,大舉廢除苛政,施展“點瓦成金”之術幫助貧戶繳納稅賦;更有一年,旌陽縣境瘟疫流行,許遜特製符水供疫民飲用,治癒疫民。晉室紛亂,許遜辭官引退,與其師吳猛周遊江湖,以諸道術伏妖驅邪。兩人周遊至丹陽時,拜謁諶母,聽經習藝,後獲得寶書符卷及斬邪飛步之法術。許遜晚年隱居豫章,除妖伏魔收伏虎精、蛇妖等,道名遠播;其宅邸方圓十里之內。東晉孝武帝康寧二年(374 )八月一日舉家四十二口暨雞、鴨、犬、羊等白日昇天。因而後世敬贊「一人得道,雞犬昇天」。
   左為供奉慈濟真君的馬公市「一新社聖真寶殿」,中為慈濟真君神像,右為信眾爭相搖晃慈濟真君出巡神轎以求祈福保平安。

初一 嫦娥仙子誕辰

    《列仙傳》:羿得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其愛妃嫦娥竊而吞之,飛人月中。祭月是民間供奉嫦娥的習俗。
    罕見嫦娥仙子廟中供奉,文人、藝術家則多以嫦娥為文、入畫。

初二 范仲淹誕辰(范閻王誕辰)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諡文正,北宋名相。生前爲官清廉,百姓稱道,死後傳說他在冥府見司生殺之權,「人死五七則見閻羅,豈非文正爲此官耶。」《中吳紀聞》有此記載,後傳為閻王。
    左起:北宋宰相范仲淹繪像,其書法石刻銘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近人篆刻其詞印《蘇幕遮》:「碧雲天,黄花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天。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暗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犯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范仲淹墓在今伊川縣彭婆鄉許營村北 。

初二 灶君夫人誕

    《灶王經》云:「東方青帝灶君,南方赤帝灶君,西方白帝灶君,北方黑帝灶君,中央黃帝灶君。五方五帝灶君夫人。天廚靈灶神君,地廚神灶神君,曾灶祖灶神君,灶公灶母神君,灶夫灶婦神君,灶子灶孫神君,灶家姊妹媳婦眷屬神君,灶下炊濤神女,運火左右將軍,進火神母,游火童子,天帝嬌男,地常嬌女,囪中童子童男童女。」其中「五方五帝灶君」為專門的灶君,「五方游奕灶君」為閒散灶君,「灶子灶孫神君」為家族灶君,「炊濤神女、運火將軍、進火神母、游火童子」為灶之衙門,各司其職。
    左二幅皆為民間廚房貼用之灶君神禡,多為灶君及夫人像,木刻彩印,古色古香。右為供奉灶君之平遙縣城隍廟。

初二 路橋夫人誕辰   (生平不詳,也無圖像。)

初三日 九天司命灶君千秋

    司命灶君又稱司命真君、司命灶神、九天護宅天尊,或九元東廚煙主、九天東廚司命定福灶君、灶王公、灶君公、灶君爺、灶老爺,通常簡稱灶神、灶君、灶王爺等。道教稱灶君為崑崙老母或雲種火老母、種火老母元君。

    灶神之職先是主管一家的伙食,以後變為操掌一家禍福的保護神。從商、周時代流傳至今,祭祀灶神為古代五祀之一,其五祀即主司出入的門、戶;主司飲食的爐、灶;主司堂室的中霤;主司道路的行等。因此灶神亦為司命神之一。灶君俗姓張名單,神像多以年輕斯文為容貌,頭戴相司帽,身著朝服,手持笏板或如意,面貌清秀無鬚,神態自然,農曆八月三日為灶君聖壽。灶君有隨侍兩神為一捧善罐童子、一捧惡罐童子,隨時將一家人的行為記錄保存於罐中,年終時總計之後再向玉皇上帝奏稟。
    灶君神像多以年輕斯文為容貌,頭戴相司帽,身著朝服,手持笏板或如意,面貌清秀無鬚,神態自然。中圖:清光緒年間,看中此地為鐘靈吉穴,遂搭建泥屋五間,奉祀灶君爺 ,而後神威顯赫,香煙鼎盛,乃取名五指山灶君堂。右為民間藝人在南京街頭表演「跳灶王」。

初三日 北斗星君聖誕

北斗星君亦尊稱北斗七元星君,民間拜禮北斗星君,亦曰禮斗,以祈消災解厄、保命延生《雲笈七籤》云:「北斗星君乃丹元星天之斗君,主命祿籍,上法九天譜籙,中統鬼神部目,下領榮真兆民命籍」。據說,南斗、北斗兩位星君都是掌管人的生死、富貴吉凶的神明。因此,自古以來,人們為消災祈福、治病延生,所以常向南斗、北斗星君祭祀祈求。《北斗星君賜福真經》裡面記載,人的魂魄來源與歸宿均在「斗府」。
    左圖為北斗星君神像,第二圖為指北斗由七星組成,居天之中,為天之樞紐,斡運四時,凡天地日月眾星諸仙眾真,上自天子下及黎庶,壽祿貧富,生死禍福,幽冥之事,無不屬於北斗之總統。第三圖為工筆人物畫家的作品。右圖為西港慶安宮,正殿上方祀奉玉皇大帝、三官大帝 、南北斗星君。

初三日 九天左部將軍朱恩師聖誕    (生平不詳,也無圖像。)

初三日 姜相子牙千秋

姜子牙,姜姓,吕氏,名望,字子牙,也稱吕尚。姜太公是齊国的締造者,周文王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謀主、最高軍事統師與西周的開國元勛,也是一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認他的歷史地位,儒、道、法、兵、縱横諸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元朝時民間對姜太公增加了神話傳說。到明代萬歷年許仲琳寫了《封神演義》,從此姜太公由人變成了神,為民間廣為信奉。
    左圖:姜子牙繪像。中圖:據專家考證,姜子牙就是山西石樓人,在太原做官時其岳父去世,姜子牙送龍形觥陪葬,後來的石樓古墓正是姜子牙岳父墓葬。右圖:姜子牙隱居垂釣長達 10 年而遇周文王訪賢的地方「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台”、“寧可直中取,不可曲中求”等歷史典故都源於此地。

初五日 雷聲普化天尊聖誕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雷部總管。下轄五雷院、驅邪院、萬雷神司、雷霆都司、雷霆部司等。這些雷部都府,皆有神將分理,稱為“雷部天將”。他們不僅執役雷部,同時負責護衛天庭。 【左起:雷聲普化天尊神像。中圖:台北市保安宮凌霄寶殿供奉雷聲普化天尊。右

左圖為神像及繪像。右圖:明萬歷47年(1619)内府刊本「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

初五日 朱孺子昇仙

    朱孺子,永嘉安國人也。幼而事道士王玄真,居大箬岩。深慕仙道,常登山嶺,采黃精服餌。一日,就溪濯蔬,忽見岸側有二小花犬相趁。孺子异之,乃尋逐入枸杞叢下。歸語玄真,訝之。遂与孺子俱往伺之,复見二犬戲躍,逼之,又入枸杞下。玄真与孺子共尋掘,乃得二枸杞根,形狀如花犬,堅若石。洗挈歸以煮之。而孺子益薪看火,三日晝夜,不離灶側。試嘗汁味,取吃不已。及見根爛,告玄真來共取,始食之。俄傾而孺子忽飛升在前峰上。玄真驚異久之。孺子謝別玄真,升雲而去。至今俗呼其峰為童子峰。玄真後餌其根盡。不知年壽,亦隱于岩之西陶山。有采捕者,時或見之。(出《續神仙傳》)(查無圖像)

初五 南方財神萬山爺爺

五路財神指的是趙公明及其四位部將除了中路為武財神趙公明外,其餘四路為東路財神招寶天尊蕭升、西路財神納珍天尊曹寶、南路財神招財使者陳九公、北路財神利巿仙官姚少司。拜五路財神,就是收盡東南西北中五方之財的意思。
    號稱是財神廟之冠的北港武德宮(左圖)是供奉五路財神廟宇。右是南路財神的神像造型。

初七日 石泰真人尸解

    杏林真人為南宗二祖石泰。據古書記載,當年劉海蟾傳授丹道于一祖張伯端時,曾告誡:「有朝一日遇為你解脱的人,當把丹道全部所授,不許有半點隱藏。」張伯端因三次傳道傳錯了人,三遭沉重打擊,誓不再輕易傳人,于是便將悟得寫成《悟真篇》,待有道緣之人参悟。張伯端途中病患,得二祖石泰解救,于是他把内丹之道如數傳有緣人石泰。石泰得丹道傳授,苦志修煉,终成仙果,得道之後行醫施藥,濟世救人,不受報酬,只囑病癒人種一杏樹,病愈百姓越來越多,杏樹也越多,形成杏林,因此人稱杏林真人。

    道教認為道士得道後可遺棄肉體而仙去,或不留遺體,只假託一物(如衣、杖、劍)遺世而升天,謂之屍解。《後漢書王和平傳》(查無圖像)

初七至十四日   聖公媽誕

    聖公媽廟是高雄市最特殊的廟宇-廟中廟。多年前它僅是幾坪地,高不過二米的朱紅色小廟,雖然後來在小廟外蓋了高大的樓宇,設置八仙桌、銅香爐,小廟卻依然深垂著繡金帘幕,聖公聖媽隱在幕後,信徒無緣窺見。

 聖公媽應屬於「有求必應」的有應公類,據該廟碑記:「清嘉慶年間,現址人口寥寥無幾,前方是大片魚塭,後方十公尺為海,當地居民以捕魚為業,無意中有人發現日落後,此處發出紅光,傳說若身體欠安,到此焚香膜拜,次日即可痊癒出海。於是集資興建『萬應公廟』,後來增添小殿,改稱『聖公聖媽廟』」。

 平日聖公媽廟香火鼎盛,各路信徒、香客,以及慕名來自全省各地的遊覽車,把狹小的昇平路擠得水洩不通。膜拜者,白天多半是生意人、上班族與家庭主婦;半夜則有鶯鶯燕燕結伴祈福,香火之盛不輸白天。
   這是聖公媽廟的外觀和內在:最外面是有應公廟(左起圖一),裡面是聖公媽廟(圖二),小廟也有完整的廟頂(圖三),小廟的廟門掛著繡金帘幕(圖四)。

初八日 瑤池大會

    道教與民間尊崇金母,早在春秋末期,越國即有以東王公、西王母分祭陰陽之禮,西漢末年,民間頗盛行祀西王母,嗣歷千餘年來,每逢王母聖誕日(農曆七月十八日,一說是八月初八瑤池大會),信徒齊至宮廟為西王母啟建祝誕道場,拈香膜拜,祈求福壽雙全!

    神仙傳載:『西王母居崑崙之間,有城千里,玉樓十二,瓊華之闕,光碧之堂,九層元室,紫翠丹房,左帶瑤池,右環群山。山有三千年一結實之桃樹,日蟠桃,又日仙桃或王母桃,食之長生不死。』神農經謂『若不得早服之,臨死服之,其屍畢天地不朽。』西遊記所寫的王母娘娘在瑤池舉行『蟠桃盛會』宴請群仙和佛菩薩,孫悟空酒醉偷桃,以及麻姑獻壽等故事,至今是家傳戶曉的王母盛事。
    左起:瑤池金母神像。花蓮聖地慈惠堂又稱瑤池金母堂。新豐鄉普元宮舉辦瑤池大會的盛況。新疆的天池據說就是瑤池金母舉辦蟠桃大會的場地

初八日 八字娘娘誕

    所謂「八字」,即是人出生時的年、月、日、時,以天干地支所配成的八個字,作為卜算一生命運的甚礎,認為出生的時辰,就代表了其一生命運的好或壞。 相傳八字娘娘為天庭眾神中,專司分配人的八字,同時也決定男女性別,尤其是在古時候男尊女卑,一些受盡人生苦難的年長婦女,自認餘日不多,倒不如求得來世富貴。
    左圖為八字娘娘神像。是想為來世求富貴好八字的婦女,會用麥草編成一些元寶錠,裝在竹籮筐內,外用金紙糊封,再將兩竹筐相對固封,稱之「金飯碗」,籮外貼上寫明自己姓名字條,到八字娘娘廟默禱後即燒化,乞求來世為男,有好八字並且捧著金飯碗出世。

初八日 劉元帥誕辰

   劉元帥為玄天上帝之四大元帥之一,依據經書說劉元帥是玄天上帝之副將,輔佐玄天上帝求道,護衛玄天上帝得道昇天,圓滿有功,玉帝封為神霄副將。
    左起:劉元帥神像及繪像。中圖為三重市以「林劉元帥府」為名的小廟。右為澎湖縣白沙鄉講美村龍德宮,堪稱是五營信仰的代表,澎湖廟一般五營元帥多以竹符作意象。

初九日 瞿公真人誕辰

    傳說瞿真人為明代天啟年間的四川仁壽縣人,姓瞿,名字不詳(另一說法為明末忠臣瞿式耟),幼年喪父,家中又貧,只能半天讀書,半日採薪養母。稍長,母親目盲,更是曲意承歡,白日出賣勞力,換取糧食奉養老母,夜間苦學讀書,鄉里莫不稱為孝子。其後母親去世,痛不欲生,葬母之後,高坐桌上,積薪自焚,火焰騰烈,忽然天降祥雲,攝真人而去。鄉人認為他孝行感天,升天成神(相傳受玉帝敕封)遂建廟祀之。以後歲時祈禱,神應如答,故四川各地皆築祠祭祀,並且傳到外地。

    台灣瞿真人是巡撫劉銘傳奉靈而來。據說同治五年(西元1866年),劉銘傳率軍在河南功剿捻匪,軍中突然感染瘟疫,其勢猖獗,十分危急,就在束手無策之際,劉銘傳在睡夢中,有自稱瞿真人者現身,指示治療良方。醒來,詢問附近父老,果然有座瞿真人廟,前往參拜,塑像和夢中所見一樣,當下深信不疑,依方製藥,分送官兵服用,全軍平安。從此在軍中安奉神像虔祀,軍行所在,必定隨行。光緒十年(西元1884年)清法戰爭,清廷派劉銘傳率軍渡台抵抗防禦,果然大勝,守住台灣。日後劉銘傳開府台北,就再巡撫衙門(撫台衙門)擇室敬奉。光緒十三年(西元1887年)楚軍渡台,軍中也有信仰者,大家聚資千餘番銀元,在府前街建廟供奉,不料不久卻被颱風所毀,只得改在西門街購民房(即今衡陽路附近)擺設神位,虔心膜拜。

    有一說是林維源有妻妾九人,但膝下無子,一日至劉銘傳宴中得知瞿公真人靈驗事蹟,返家後乃沐浴齋戒三日,求瞿公真人賜子以傳宗接代,翌年果真連獲三子。)林家有感真人靈驗,又聽說真人無廟供奉,於光緒二十二年獨自斥資在得勝街(擇地天水路四十九號)建造新廟。每年農曆八月初九日瞿真人之誕辰日是為廟慶,同時舉行廟會,這天凡是久婚不孕,求嗣者都會準備香花素果祭拜祈求,據說頗有靈驗。
    台北市之「溥護瞿公真人廟」外觀、廟門、神像及牌位。

初十日 北嶽大帝誕

    五嶽中的北嶽恒山,是指山西渾源的恒山,北嶽在五嶽中地位較低。清順治以前的恒山是指河北大茂山。相傳北嶽恒山,原來就是山西渾源的恒山,舜去祭掃恒山,走到河北曲陽的大茂山,天下起大雪,無法再向北行。這時,又有石頭飛墮而下。於是就將大茂山祭掃一番,不再往北行去祭禮恒山了。後來,就在那裏立曲陽廟,將大茂山作為北嶽恒山祭祀了。

    『北嶽大帝』的姓名,說法不一,據【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卷二四引【恒嶽志】:『顓頊氏為黑帝,治太恒山』。【重修緯書集成】卷六【龍魚河圖】云:『北方恒山君神,姓登名僧』。北嶽‘恒山將軍’,姓莫名惠,一雲恒山君伏通萌。【歷代神仙通鑒】卷十五又雲:『北嶽無慮山(太乙總玄)鬱微洞淵無極真君晨鱷〈金蟬第三子〉』。【恒嶽志】:北嶽恒山。天涯、崆洞二山為副。嶽神姓晨諱鱷。

    『北嶽大帝』的‘形象’,【雲發七簽】說:北嶽神君服元流之袍,戴太真冥冥之冠,佩長津悟真之印,乘黑龍,領仙人玉女七千人。宋真宗朝追尊為『安天交聖帝』,配祀靜明皇后。
    左圖:北嶽廟是金門的五嶽廟其中之一。以前建在宋朝,毀於百年前,民國七十三年再度重建,位置在金門縣金沙鎮山西村五虎山下,廟的後方有一條國家公園建的登山步道。主神是北嶽恒山安天玄聖大帝,金門人又稱為嶽王公。右三圖為北嶽大帝造型,威武、莊嚴各不相同。

初十日 溫王爺誕辰

溫王爺,又稱溫府千歲,姓溫名鴻。傳說為唐代救駕有功的三十六進士之一,奉旨出巡殉難於海上,死後成為「代天巡狩」的王爺職司驅疫送瘟,護國佑民。 ≦東港東隆宮王船祭三年一次,造王船工程浩大,於祭典前兩年即就開始建造,王船造好後王船大爺即在東隆宮供信徒膜拜,至王船祭點開始,燒王船活動為期一週,重要儀式有請王、繞境、法會、送王等過程,王船最後於堆積如山的金紙中焚燒,代表代天巡狩的王爺和兵馬神將搭乘王船回天庭繳旨,並把東港鎮的厄運一併帶走。
    左二圖是溫王爺神像。右二圖是東港「燒王船」盛況。

初十日 楊元帥誕辰

玉帝使真北方,統攝元武,兼管三十六員天將,與眾將同遊下界,巡察善惡習,平時鎮守北天,受萬方香火。三十六將多為後天神聖,或系天神化身,或屬於忠孝義烈或有功德於世之神靈,皆承天命,拜為將帥者。據道書所載,列為天將者凡三十六員:

豁落靈官王元帥 雷門火庫朱元帥 地衹太保康元帥 精忠義勇岳元帥
雷門滅魔鄒元帥 雷霆火部苟元帥 六甲六丁金元帥 金輪如意趙元帥
五雷判官辛元帥 五雷天醫張元帥 神雷之首石元帥 九天降魔關元帥
滄海湧朝伍元帥 斗口魁神馬元帥 天蓬提督尹元帥 正一玄壇趙元帥
南極烏暘吳元帥 酆都拷鬼孟元帥 雷府驅魔龐元帥 流金火鈴宋元帥
三五梅仙張元帥 正一籙官陳元帥 神威驅邪周元帥 水府斬怪楊元帥
斗府樞靈劉元帥 翊靈昭武溫元帥 金闕監生高元帥 飛捷報應張元帥
都雷太歲殷元帥 沖霄主雷鄧元帥 東嶽拷鬼寍元帥 上清樞雷程元帥
五雷執法畢元帥 北極冰池李元帥 沖霄靈官馬元帥 酆都殺鬼呂元帥
   左圖:佳里青龍宮壁飾有三十六元帥木雕,每一元帥皆有刻名。中圖:近人陳金鶯工筆畫冊中的楊元帥。右圖:台南市佛頭港崇福宮石雕三十六元帥。

初十日 戚玄符女仙昇

戚玄符者,冀州民妻也。三歲得疾而卒。父母號慟方甚,有道士過其門曰:「此可救也。」抱出示之曰:「此必為神仙,近是氣厥耳。」衣袋中解黑符以救之,良久遂活。父母致謝,道士曰:「我北岳真君也。此女可名玄符,後得升天之道。」言訖不見。遂以為名。及為民妻,而舅姑嚴酷,侍奉益謹。常謂諸女曰:「我得人身,生中國,尚為女子,此亦所闕也。父母早喪,唯舅姑冬尊耳,雖被棰楚,亦無所怨。」夜有神仙降之,授以靈藥。不知其所修何道,大中十年丙子八月十日升天。(出墉城《集仙录》)(查無圖像)

註:十一日以後神佛誕辰請閱「08-2八月神佛誕辰」

2010年8月24日 星期二

漫畫書:超人的誕生與超人的死亡

    房屋市場很不景氣,全美各地到處都是「法拍屋」。新聞曾經報導一則波士頓的一位屋主,因為繳不出房屋貸款,準備放棄家園讓銀行收回算了。正當他們傷心的整理行李的時候,在閣樓上一個幾十年都沒有打開過外祖父遺物的紙箱子裡,發現了一本保藏得很好的漫畫書,赫然是一本1938年六月出版的「動作漫畫第一集」。這家人在和收藏家及古董商連絡之後,才知道這一本漫畫書的價值,市場價在25萬元以上,而他們發現的這一本,幾乎全新,如果進行拍賣,可能高達一百萬元。當然,他們再也不愁房屋貸款的問題了。

    「動作漫畫」畫的是「超人」誕生及行俠仗義的第一本故事書,畫得並不精采,但是開創了「超人」救人救世的英雄形象,就此冒出了許許多多的超級英雄。更重要的是,這一本漫畫書開創了此後半個世紀的漫畫書事業,造就了印刷業、出版業、漫畫家甚至電影事業轟轟烈烈的興旺,其始作俑者就是第一集「超人」。為什麼會有這麼驚人的價值,就因為存世太少,據說完整的書不超過15本,而保存良好的新書更是一本都沒有。

    左起第一本就是價值一百萬元的「動作漫畫第一集」複印本,內容、尺寸、用紙、用色跟原本一模一樣。後面的一個長條是加裝在封面上的複製本證明,上面貼的郵票是選自「世紀歷史」系列郵票中的「超人」郵票,並蓋銷發行首日紀念戳。中間的那本漫畫書就是後來漸漸流行起來的「超人」,這是1968年出版的第203集,售價12分。最右邊一本是打著「動作漫畫」招牌的「超人」,1992年二月出版,第662期,售價一元。

    我想起來我也有一本,連忙找出來分享大家。那我不也是百萬富翁了嗎?當然不是,那是我在1998年花了7.95元購買由美國郵政總局為紀念「動作漫畫第一集」發行而印刷的複印本,還附帶有郵局「世紀歷史」系列郵票中的「超人」郵票並蓋銷發行首日紀念戳。我想,我的孫子50年後發現這本書的時候大概也值不了十塊錢吧。

    「超人」誕生了55年之後,突然傳出了「死亡」的消息,誰都知道這一定是生意人的噱頭,但是仍然引起了媒體的轟動。 1990年以後,電腦、電玩的興起,已經看出威脅連環畫的趨勢越來越明顯,DC漫畫企業很早就醞釀要創造一個高潮,給每下愈況的漫畫書事業打一劑強心針,什麼是最強烈的刺激呢?莫過於把自己一手拉拔成長的大英難殺掉。這雖然是個餿主意,卻是個不折不扣能夠創造話題的點子。
    震驚全球的Superman第75集「超人之死」封面上沒有超,只有他的衣衫被強風吹拂著,封面裡更有橫跨三頁的大摺頁,更是漫畫書中大手筆的創舉。

    1993年1月Superman第 75集超人被漫畫家創造的一個厲害角色Doomsday殺死。立刻在各類媒體上造成了轟動,對DC企業大加批評,認為是無原無故的毀滅了美國人心目中的英雄。漫畫書當然大賣,這就是生意人意料中的目的。這樣的做法,是殺雞取卵嗎?二月,另一個系列的超人連環畫The Man of Steel第20集推出了「緬懷超人」專輯;六月,又一個超人連環畫系列The Adventures of Superman第500集製作了「超人為靈魂而戰」;第501集更複製了一個超人Superboy;九月,最老牌的Action Comics第689期推出了「超心復活」,結朿了超人之死的論戰,他沒死,大家還得掏腰包買漫畫書,每一期都不能漏掉,免得錯過了「超人又死了」。

    其實「超人」是不會死的,他的「家屬」還沒等到他老邁也都紛紛自立山頭開創自己的事業了。這是Supergirl和Superboy的封面。

    其實,美國的連環畫並不適合小孩子看的,只有一小部份卡通才是專門以小朋友為讀者群的,大部份的內容卻偏重在暴力、血腥、色情方面。但是製作出來的成品,無論在編輯、構圖、人物設計、動作、背景、用色、字體、印刷等等各方面,都在創建、引領潮流,難怪很多漫畫作品很容易就被電影公司看中,一部又一部的成為炙人口的影片。
   「超人」連環漫畫書永遠是最受歡迎的,從以前到現在,直到將來。這是一直在出版的幾個系列:Superman:Man of Tomorrow,Superman:The man of Steel,Superman Red:Superman Blue(對不起,看不清楚吧,是3D立體印刷,只有封面如此,內容照舊。)和最老牌的Action Comics。

    美國的英雄人物當然不止「超人」,一位著名的漫畫家Stan Lee在1962年設計出「神奇四大俠」,非常受歡迎,最初的蜘蛛俠不過是四大俠之一,一直到後來才獨立而另成專集,想不到一砲而更紅,就成了單打獨鬥的Spider-Man。
    四個系統的蜘蛛俠連環漫畫書。都是十幾二十年前的老古董了。左起:1990年The Amazing Spider-Man第一集;1990年Spider-Man “Torment”第一集;1991年Spider-Man Saga第一集;1994年Spider-Man第50集,封面上的蜘蛛俠兩隻大眼睛看起來像鏡子一樣,好在掃描的時候看出裡面還有畫面,這也是漫畫書首次用這種技術印刷。

    從連環畫改編成電影的還有一大系烈就是「蝙蝠俠」,不但是「蝙蝠俠」本身,連他的對手「貓女」也成了獨立的影片系列而全球大賣,可見得一部成功的漫畫書其影響有多大了。
    左起:1993年Catwoman第一集;1997年Catwoman第52集;1997年The Huntress Stalks Catwoman第52集;1997年Batman第549集。

2010年8月20日 星期五

開水票 老虎灶及其他

    數十年來,收集了數千枚中國大陸的糧油票證,經常整理把玩,罕有的、精緻的固然喜歡,粗糙的、簡陋的,更值得仔細推敲,反而樂趣無窮。

    我對收藏夾中一些設計簡單、印製粗俗的「開水票」特別有興趣,一個原因是票面簡略單調,另外就是認為此票證的對應的「開水」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貨品」。

    一枚是又小、又簡單、又薄、又沒顏色的「湖南省機械工業學校開水票」(見左圖),卻是最喜愛的雜項票證之一。此票以白色薄紙鉛字排版印成,紙寬一吋,高一又八分之五吋,碑形內框寬八分之五吋,高一又四分之一吋;框內有一橫隔線,上端印有「湖南省機械工業學校」,下面豎排印「開水票」及「(五磅)」、「本票可換熱水10公斤」;沒有發行或使用年份日期,沒有圖案、印章,是簡單得不得了的一張小紙片,相信是僅限於學校內師生使用。

    另外有一些是塑膠片印製的,更簡單。一枚只有「江陵縣公安局」(小字)、「開水票」(大字),旁邊有簡略的茶壺和暖水瓶圖案;另一枚有「江陵建築公司開水票」(小字)、「壹瓶」(大字),旁邊畫了一個暖水瓶。最「大」的是河南新縣縣委機關供應的「5磅水票伍瓶」,因為票上有一個暖水瓶,所以認定是開水票;另外有幾枚不論瓶以錢數計算,有壹分、伍分、壹角的面額。












塑膠片印製的開水票。

    從很多印刷廠、廣告公司、塑料廠等的廣告中可以看出,「開水票」在今天的社會上還是非常流行的一種票證。由於科技進步,「開水票」不再是薄紙片或塑料片粗製濫造了,一家印刷公司的廣告用詞說「專業印製防偽開水票,採用西德絲網技術精製,以PVC彩色塑料片經過化學感光製版,用特種油墨印刷再加覆膜及高頻熱壓,零下40度氣溫也不破裂,不折斷、不褪色,質量符合國家標準。 (見右圖) 要不說明是印製開水票還以為是製作身份證、信用卡哩。

   「開水」這種幾乎只有中國人習慣享用的特殊飲料,四千多年前就有記錄了。《論語》中有「見不善如探湯」、《孟子》中有「冬日則飲湯」,「湯」就是開水,至少是很燙的熱水。在今天的口語中有「白開水」這樣的名詞,就是指煮沸之後的水,經過自然冷卻而尚有餘溫的稱為「溫開水」。

    沒有煮開的水稱為「生水」,一般人認為井水、地下水、河水、溪水有細菌,必須煮開了殺菌後才能飲用;自來水經過水廠消毒,又有化學藥品的味道,也必須煮沸之後才好喝,於是,無論是口渴、泡茶、沖咖啡、服藥,煮飯、燉湯、甚至於洗頭、擦澡------都一定要用開水。

    在50-80年代的社會,大部份家庭、社團、公司、學校的能源和設備,還停留在木柴木炭煤球煤油的時代,要煮沸一壺水是費時又費事的工作,於是街坊或單位就形成了大鍋煮水供應的需要,開水票就應運而生了。

    開水票又和當時全國物資控銷用的糧油票證性質不一樣,糧票是配額,要有人民幣付款才能買到糧食,開水票本身就等於錢幣,憑票就可以灌滿一暖水瓶的開水。開水票不是政府發的,有的是工作單位或學校發的,或是要自行購買的,是一種「有價證券」,可以贈送、交換、買賣,供應開水的地方是認票不認人的。

    開水票的價格高低不一,有的地方是有限度的免費供應,有的單位訂定了嚴格而複雜的規定價格,這裡舉一個例子:

    湖南省某學校開水供應辦法

    1、開水一律實行憑票供應的辦法(住校員工免費),凡在本校住宿的教職員工及學生每人每月限購開水票30張(月大31張) 。 按月使用,過期作廢,超額購票開水票每張0.5元,不記名,不掛失,遺失不補。

    2、開水票票價:五磅瓶每張 0.2元、八磅瓶每張0.3元、十磅瓶每張0.4元。超額購開水票五磅瓶每張 0.4元、八磅瓶每張0.6元、十磅瓶每張0.8元。

    3、全體教職員工及學生均必須養成節約用水和節約能源的良好習慣,不得用開水洗澡(特殊情況除外)或洗衣服,一經發現,每人次罰款30元。

    開水票價格的訂定,有的學校甚至於舉行開水票價格調整聽證會,真是相當民主的做法。「為進一步提高服務水準,校方首次舉行開水票票價格調整聽證會,後勤與產業管理處、後勤集團和學校相關職能部門的負責人及部分老師和學生代表參加。因為校方後勤鍋爐長期虧損,學校一直補貼,仍不能解決實際困難。飲食服務中心則從“鍋爐塊運行情況、現行價格對比”等方面詳細地向與會者作了“關于調整開水票、澡票價格”的申請報告,並結合當前物價不斷上漲、開水房和澡堂長期虧損的現狀,對比目前省內主要高校開水票、澡票的收費情況,向大會申請調價幅度,即開水票價格由原先的0.10元/瓶調至0.20元/瓶,澡票價格由1.20元/次調至1.50元/次。」

    比較進步的開水供應設備多用大型的鍋爐,早期街坊的開水供應只是用柴火把大鐵鍋的水燒開,一杓一杓的賣給鄰居,大家都把供水的地方叫「老虎灶」。這種土灶通常有兩個並排的大鐵鍋,中間是灶口,要不停的塞進木柴去燒水,後方是一個通到屋頂外的煙囪,這樣的組合,極像一隻有兩個大眼睛、張著大嘴、翹著尾巴的老虎。附近的人家一看老虎灶的煙囪冒煙,表示開始營業了,趕緊去打開水。

當然,老虎灶太落伍了,幾乎看不到了。南京市最後一個老虎灶宣佈要拆除的時候,連新聞記者都趕著去攝影,留下了歷史性的「虎威」(見上圖) 。

    開水票可以說是所有票證中價值最低的,卻也是家家人人最需要的,就因為這個原因,生意人把賺錢的腦筋就動到這張小紙頭的頭上去了。

    有一個學校的食堂飯菜差,學生們都不願意光顧,但是吃一頓就送一張免費的開水票,學生們就只好每天一頓在食堂吃,一頓就跑到校外去吃,食堂的生意就少了很多了。食堂瞭解到生意掉落的徵結之後,沒去設法改善膳食,卻改變開水票供應辦法,在食堂每吃一餐只送半張開水票,要打一瓶開水要兩個半張開水票才行,逼得學生們每天兩頓都得在食堂內消費。學生們聯名抗議,校方也認為食堂經營不善,換掉了這家包商。

    另外一個利用開水票的故事就更絕了。

    在浙江省開化縣境內國道旁有一家「喇叭飯店」,經過的客運車輛多半會停下來,讓旅客吃頓飯歇一會兒,可是怪的是,上來幾個橫眉怒目的大漢嘴裡吆喝著:

    「下車!下車!吃飯!吃飯!不吃飯待會兒上不了車!」

    全車的旅客都下去了,吃飯的人買了餐券,收帳的伙計還送一張開水票,有的人還說,不是本地人,拿了開水票沒用的。伙計就說:

    「拿著,收好,有用的。」

    吃完飯上車的時候,車門口守著幾名大漢,沖著上車的人問:

    「有開水票沒有?看看!」

    這時旅客才明白開水票原來是證明是在飯店吃飯用的。有的旅客自己有吃的,不用進飯店消費,自然就沒有該飯店的開水票,硬被幾個大漢攔著不讓上車,只好到飯店去買個飯盒子,才能得到一枚可以回到車上的「上車證」。

    這是好幾年前的新聞,不知道被取締了沒有。

    現在,開水永遠是人人在用,開水票卻有了很大的改變了。一位上海朋友告訴我:「開水票?現在沒有了。開水房賣水卡,憑卡打開水;有30次的卡,可以刷卡打30次開水,也有60次、100次的,用完了再買一張。」 (見左圖)

    大陸的學校內可能也有這樣的改變,我是從一則廣告上猜測的。這家公司介紹說:「本公司研發校園一卡通,取代校園內目前使用的各種證件和票據,包括:教師證、學生證、工作證、借書證、醫療證、上機證、准考證、就餐卡、洗浴票、開水票、現金、存折、門票等等。」

    這裡就包括了開水票,再過一陣子,開水票就會被消融到卡裡面去了。但是我相信,開水票是不會被滅絕,只是越來越稀罕了。

票證中的最小和最大

小的小到只有指甲蓋這麼小 大的大得有50噸那麼大 上篇:最小的部份

    中國票證浩瀚如海,粗分吃、穿、用三大類數百項目,發行使用四十餘年,纍積數千種票、券、證、冊等等,種類多得無以計數。除了中央政府發行的通行全國的票券之外,各個省、區、縣、市以至於鄉、村、鎮及糧食管理所、百貨公司、食堂、飯店都可以發行或受委託印行各式各樣的票券;想介給您認識和欣賞這樣一個龐大而無所不包的園地,要從那裡開始呢?就從最「小」的地方起步吧。

    在千千萬萬的票證當中,最「小」也有兩方面的區分,一是票證的票面單位面值最小,二是票券的面積最小。

    在糧票方面,一般皆認定「南京市糧食局1960年流動購糧憑證壹錢」是中國發行糧票中面額最小的一枚,這一枚小票證是用綠色橫幅印製,且是雙色套印,在正中上方紅色仿官防式四方印章篆文「南京市糧食局印」,四角及左側圖案圈印紅色「壹錢」字樣。雖然是這麼微小的票額,印製設計一如鈔票,提供了完整資料和相當的防偽造細緻花紋。票幅是50×25毫米(2×1吋),是屬於同年發行的全套六枚中的一枚,相信是為購糧零頭找零用的。

















左邊這一枚1979年新縣百貨公司的「自行車購買證」大到像一本32開書籍一樣大,右邊配了一些特別小的票證以顯示大小懸殊的比例。

   另外一枚名氣響亮的是「上海市糧票1972半市兩」,半市兩等於25克,也就是二錢半。外地人不明就裡,紛紛批評上海人太精明了,或是說太精打細算了,發行這麼小額的糧票,不過是增加找零的麻煩而已。

當有人有這樣的疑問時,當時在上海市糧食局擔任供應處處長的袁恩昭就會仔細的分析說,這是上海市政府便民的一個具體表現,上海人的習慣以燒餅、油條作為早點,而一般人都是吃兩個燒餅加一根油條,兩個燒餅需要二兩糧票,油條用料少,只要半兩糧票,市場店家常常為半兩糧票和顧客欠來欠去,容易引起爭執。政府在1972年發行半市兩糧票之後,問題迎刃而解,人人稱便。

    很多人認為只有上海市有半兩糧票,其實,發行過半兩糧票的地方還有很多,比上海市發行還要早的有1965年蘇州市購糧券半市兩,票也更嬌小,設計花紋細緻,一如鈔票的規格。1976年浙江省糧票也有半市兩票額,票面彩色印製,雕版精細,尤其左側一幅耕耘機耕作圖,精美傳神。













冊頁式的票證一般都是64開大小,左邊這一本是1960年票常州市「工業用鹽購鹽證」足足有32開大,跟實邊的兩本128開小供應証大了四倍,而且還是手寫鋼版油印的證冊,甚為罕見。

    筆者沒有收集到的,只能從文字或圖片上瞭解到的半市兩糧票還有很多,1970年汕頭市發行過半市兩的流動糧票,票面在為輪船、左為火車,半市兩旁案上,很像一張鈔票。另外,福建省也出過一枚半市兩的地方糧票。






左起是1960年上海市伍錢糧票、1972年上海市半市兩糧票、1965年蘇州市購糧券半市兩和1976年浙江省半市兩糧票。

    在糧票的斤兩上來說,票額一錢是最小的了,現在發現的只有一枚。票額二錢半(亦即半市兩)也只有少數的幾枚,至於一市兩(五錢)的糧票就很多了,幾乎所有的全套糧票都是由一市兩作為最起碼的票額,在這裡也就不特別介紹了。

同樣屬於糧票類的麵粉票,我的收藏簿裡有一枚「重慶市糧食供應券面粉壹市兩1976」,一市兩麵粉或可以做出一個燒餅或一個饅頭,在票面的右側是梯田風景,頗為壯觀,背面有四條使用說明文字,其中第二條是「本券專供本市人口搭伙和購買糧食」,點出了糧食供應券的用途。其他地區一定也還有一市兩的麵粉票,或許還有更小面額的票子。

在「吃」的方面還有一樣跟糧食同樣重要的就是食油,食用油的供應比糧食更緊張,從1955年開始印發的油票還有「半市斤、一市斤」的份量,不久,票額就越發越小了。油票的計量單位一般都比較小,除了「市斤、公斤」的大面額之外,更有「兩、克」以及更小的「錢、分、厘」等等微小的份量,甚至還有用「人、份、天、月」來作為份量的,這是油票不同於糧票的特殊地方。








河南省鎮平縣1965年的面額五分五厘(0.055兩、2.7克)和一錢六分五厘(0.165兩)食用油票。

    我個人的收藏中有最小面額的油票,河南省鎮平縣1965年發行的面額五分五厘(0.055兩、2.7克)是最小面額的油票,更有一枚姊妹票是一錢六分五厘(0.165兩),這兩枚特別小面的油票是當時為了「四清運動」,特別印製了供給四清工作隊隊員在農民家中吃飯時使用的臨時油票,吃一頓飯就給一枚五分五厘油票,吃一天三頓飯就給一枚一錢六分五厘的油票。這樣的面額是根據當時每人每月配給半斤食油而計算出來的,如果你要集齊五分五厘的油票去買一斤食油的話則需要291枚。

其他小面額的油票還有遼寧省岫岩縣1958年的一市分(0.01兩)、廣東省陽山縣1966年的一分、新疆1961年的五市克(一錢)。

這麼小面額的油票照理說是不能單獨購買食油的,但是,你要是故意非要買這麼一點點油,這也是難不倒糧食部門的,首先,你得自備一小塊棉紗,收了你的小小油票後,把棉紗放到油裡去蘸一下,再放到天平上去稱,如果多了,就把棉紗再擠一下再稱,完全符合重量了才是你的油量。你把這一塊棉紗拿回去,只能用來擦擦鍋底炒菜,剩下的棉紗再煮到湯裡面,湯碗裡多少也能漂一點油花。

另外,1958年遼寧省有一分油票,1960年陝西省有半兩的食油購買票,新疆1961年有五克(一錢)油票,廣東省陽山縣1966年有一分油票,河南省新蔡縣1967年一錢七分油票和五分五厘油票,1974年江蘇省有二錢糖票,都算是最小的面額。

在「穿」的方面,布票是最主要的票證了,無論是那一省市或那一年份,多半是大尺寸的有拾尺、伍尺、壹尺的面額,小尺寸的也有伍寸、貳寸、壹寸的票面,我的收藏冊中有一枚三厘米的,是1979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行的,票上印有「找零布票」的字樣,要不然,真不知道是怎麼去使用呢。不過我這一枚不算最小的布票,同年份的全套布票中,還有一枚一厘米面額的票,在1983年也發行了一厘米布票。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行的「壹厘米找零布票」。
    那幾年被稱為困難時期,物資缺乏,棉布嚴重不足,人民的衣服都講究「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縫補衣服少不了要用棉線,於是又出現了棉線票。雲南省在1969和1971年發行的棉線票中,最小的面額是一市錢(五克),只夠買一段紅頭繩或是小指甲蓋那麼大的一團棉線。

    在「用」的方面,最主要的票證就是購貨券,一般都是以「張」為單位,稱「一張券」,也有以「份」為計量單位的。以北京市購貨券來說,我收藏的從1962年跨到1975年,最大的面額是三張券,最小的是「0.1張券」。另有一枚1972年註明是「工業日用品」卻沒有面額,大約是「一張券」吧。天津市工業品購買證紡織品有四張券面額的,最小面額也是「0.1」。瀋陽市購物券最小面額也是「0.1張券」。西安市購貨券就是以「份」為單位的,最小的面額是「0.1份」。

江蘇省揚州市的購物券沒有單位名稱,只是在票面上印有「0.1」而已,1969年和1973年都是如此。









五枚只有「0.1」份量的各地購貨券。

    據說還有0.1塊肥皂券和0.4盒煙票,可惜我也查不到詳細的資料。倒是藏有一枚貴州省木材流通券,面額只有「0.01立方米」,算一算是一立方公尺的百分之一,也就是一立方公分,連一根筷子的尺寸都不夠,大慨可以買幾根牙籤吧。









貴州省木材流通券「壹立方米」和「0.01立方米」。

   現在來細數一下糧票(也包括其他票證)的「面積」,正常的糧票,多半是一吋高、二吋寬左右,很小很小的票證也很多,這其中包括糧票、油票、各種副食票,尤其是號數票(有的地方稱商品號票),小尺寸的更多。

    在我的收藏中,有兩版的小小糧票和油票,小巧可愛非常漂亮。一版是深綠色印製的票額「壹市斤」,只有一厘米高、1.5厘米寬,全版十枚一行共三行,30枚共重30市斤。本來還不知道這是什麼票券,幸虧存根聯上有「本頁成品糧」字樣才確定是最小的糧票。另外一版是咖啡色直排印製的「壹兩」,尺寸跟小糧票是一樣的,排列是直行一行四枚,共八行,合計32枚,存根聯有「本頁食油二斤」。這兩版的糧票油票就是收藏家最喜愛的「指甲票」,票幅的大小跟一片指甲差不多。這種票子,必需要隨同原裝訂的整本購買證使用,撕下來一小張一小張是「離根無效」的。很遺憾這兩版漂亮的指甲票就是落了單,我既不知道年份、也不知道是什麼地方發行的。
















不知道年份、也不知道是什麼地方發行的兩版指甲票。
    票證中有一種特別的票,票上沒有商品名稱,只有號碼,被稱為是「號數票」。這種毫不起眼的小票子通常都主宰了一個人或一個家庭整年的副食及日用雜貨,每年年底,居民憑戶口本可以領一本來年的購貨證,是一本只有一小格一小格號碼的小冊子,可能有幾十個或一百個以上的號碼。你不知道那一號可以買什麼東西,居民得隨時注意商店的公佈欄,公佈了那一個號碼可以買什麼商品時,立刻就得帶著購買證和現金馬上去買。幾乎所有的貨品都要憑公佈、憑號碼去買,當然,買的時候是要當著售貨員的面撕下號碼,你事先剪下號碼是無效的。

這裡舉例介紹一本「上海市副食品購買證」,牛皮紙封面封底,封面上註明供應人口、發證單位,還蓋了一個很大的「上海市第二商業局」印章,封底印的是注意事項,其中第2項是「本購買證不准外借,不得套用,自剪號碼作廢;」最下面還有一行小字「工本費:0.10元」,還不是白給的哩。證裡面是六頁的號碼,每頁28個號碼從1號排列列168號,每一個號碼所佔的格子只有1.4厘米見方,真是號數票中最小最小面積的了。這一本從殘存的號碼看起來,使用率超過一半以上。










上海市副食品購買證中有最小最小面積「號數票」。

    號數票中,又有一種備用票,是專門為了配合購買副食品用的,很多是跟主要的票證(譬如豆製品票)是按月固定有的,旁邊還附帶有數十枚的備用票,也是事先不知道那一號可以買什麼副食品,也不知道可以買多少份量。尤其是每年過年(春節)前,售貨部門一公佈,大夥就一窩蜂的趕緊排隊購買。譬如公佈了第36號備用券可以買一市斤的年糕,你就得帶第36號的備用券、一市斤的糧票和足夠的人民幣,三種票子一樣都不能少,才能買到一斤年糕。我藏有一版被用得殘缺不全的這種票證,但是還計算得出來,這是蘇州市1988年的混合票,完整的時候是一年的豆制品票,每個月有三枚一共是36枚,旁邊和下面是48枚的備用券,每券只有2.4厘米×1.9厘米,也算是最小的備用券了。












蘇州市1988年的混合票,完整的時候是一年的豆制品票,每個月有三枚一共是36枚,旁邊和下面是48枚的備用券,每券只有2.4厘米×1.9厘米。    票證的種類多得不可勝數,小尺寸、小面積的迷你小票子也很多,米麵糧食方面的較少,副食雜物就有很多是小得很的,我也沒辦法一枚一枚的介紹,我把我收藏的部份小票證,花花綠綠的放在一齊,大家也可以作個比較。

下篇:最大的部份

    有人用一些數字概括的介紹中國糧油票證,倒是簡單明瞭:1955年發行第一枚糧票,1993年票證全面停止使用,全國有2441個地方發行過各種票券,不同的票證約有30萬種。在票證停止使用之後,所有的小小票子立即變成了廢物,家家人人肯定都多多少少地有一些沒有用掉的存貨,沒有人要了。

    現在可不一樣了。一個風潮的興起,不會是一夜之間形成的,或許是有人捨不得丟掉曾經是生活必備的糧油布票,也可能是不願忘記過去那一段艱苦的困難時期日子,每一張糧票都會有一段記憶、一片過往,於是,把縐痕撫平了,夾進了收藏簿子,開始了現在紅火遍中國的票證收藏熱潮。

    票證所以會成為收藏品,就是因為種類的繁多,而每一枚票子都有一定的使用時段,有的可以使用一年(或以上)、一個月,甚至一天。唯一例外的是1965年糧食部發行的全國通用糧票流通了28年。有全國各地都可以通用的糧票,也有只局限於省內、縣內、市內、鄉村城鎮內使用者。所以,收集票證有一定的難度,有高度的挑戰性,也就是收藏家的樂趣所在。

    票證的種類太多,本身的形象當然也花樣百出了。小的小到比郵票還小,大的大得比信封還大;不管是什麼東西,人人都喜歡又大又多的,現在,就來談談票證中的巨無霸。








黑龍江省團體糧票壹佰市斤「三大記錄」是在別的票證中沒有見過的。

   票證的「大」得分三方面來談,面積最大、面額最大(重)和拼版最多枚。

    一般的票證多半是追隨早期發行的全國通行糧票尺寸來規劃,高3厘米、寬7.5厘米,面額越大的票幅也加大。收藏中有一枚「黑龍江省團體糧票壹佰市斤」就佔了票證中的「三大」,面額夠大,票幅是高6.5厘米X寬12.5厘米,面積是一般糧票的四倍,算是很大張的了。還有二項記錄在背面,一是「簡則」一點也不「簡」,一共有六條二百多字。二是加蓋印章最多,計有「黑龍江省糧食局、長春地區糧食局、鐵力縣糧食科、鐵力縣革命委員會業務專用章」及經辦人「劉海云」私章等五個印章。這二項記錄是在別的票證中沒有見過的。

    從票面面額最大的記錄來看,這枚糧票只是小兒科、不夠看。在文字的記載中,早年票證市場上認為「西藏軍區1967年軍用糧票壹萬斤」是最大面額的糧票,近年來,又出現了上海市和福建省一萬斤的劃撥糧票,在同一套票中更有一萬四千斤的面額,不過,僅是文字記載,找不到實物圖片來向大家仔細描述。這些記錄現在已經不重要了。

    幾年前在南京舉行的一個民間收藏展上,展出了一套「高郵縣1970年糧食指標劃撥票」,全套九枚,其中最高的面額是二萬市斤,而且大家也看到了這枚「糧票王」的真面目。票面用紅綠二色套印,左上角是紅底白字的語錄「最高指示 備戰 備荒 為人民」,左下是綠色像鈔票花紋的圖案上橫寫「貳万市斤」,右上是綠色字「高郵縣糧食指標劃撥票」,右下是高郵大橋和紅色旗海,橫在全票下端是綠色的花紋和紅底白字「1970」;看起來套色生硬、印製粗糙。

    布票方面的面額有二個組合,小的是寸,從一寸到五寸;大的是尺,從一尺到十尺,這都是配發給個人用的,鮮少有更大的尺寸,只有所謂「公共用布」才會有更大的尺寸。公共用布是需要用布的單位寫好申請用布計劃書,經過批准才可以得到大面額的布票向紡織直接購貨。我見到過一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商業廳1961年100米公共用布」布票,紅色及棕色套印,所有用字都有漢字及維吾爾文二種字體,連用的印章也是雙語,票幅不知道,設計簡略,印製精美。















上左:西安西郊熱電廠粉煤灰票壹車50噸。上右:新疆巴州第一煤礦1976年煤票肆噸。下左:中國金屬材料公司鋼材票拾噸。下右:楊州市購煤券玖拾千克。

    在重量上來說,陝西省「西安西郊熱電廠粉煤灰票壹車50噸」該算是天下第一重了。粉煤灰是煤炭經過了高溫燃燒後所產生的灰塵,將其收集之後也變成了極為有用的建築材料添加劑,用以製成空心磚、或鋪路、築堤壩等都是最佳的用途。

    個人收藏中也有二枚「又大又重」的票證,一枚是「貴州省木材流通券壹立方米」,一立方米的木料有多少呢?我以美國建材市場上常用尺寸來換算一下作個比較,最常用的木材買2吋X4吋X8呎,等於83根這樣的木材,是相當大的一堆了。

    另一枚是「新疆巴州第一煤礦1976年煤票肆噸」,票上左方印的是「肆噸」,右方印的是「4000」,是公斤的意思,夠重了,不知道是不是可以算是票面額最重的票證。這是一套四枚中的一枚,其他的三枚是100公斤、500公斤、壹噸。票幅也很大,四枚都是8厘米高、14厘米寬,也可以算是票幅最大的票證之一。還有二個特點,在票的正面有七位數的編號,這是在所有的票證中很罕見的。在票的背面有三條「說明」,其中第一條是「本票係有價證券,遺失不補,價款不退。------」說明此類煤票是已付過款的憑證,憑票就可以取煤運走,這也是不同於其他票證的地方。「巴州」就是新疆巴音布魯克,是中國的一個產煤重鎮。

    再介紹幾枚面額很大及票幅很大的票證,一枚是「1983年淮南市機關團體專用糧票伍佰市斤」,一枚是「1987年泰州市購糧券20千克」,全國度量衡從1985年起改為公制,開始時多以「千克」為一公斤,稱20公斤不算大面額,如果換成說「二萬克」就覺得是好大的數字了。











瀋陽市崇德職枚的「肉卷票」雖然只有0.02市斤,可是票幅特別大,又是木刻壓印,筆觸刀痕粗獷古樸,是食堂飯菜票中難得的「佳作」。

    在票幅方面有一些票證在同類或同一套之中,比別的票子大,也算是大票幅的,此處介紹幾枚較有代表性的。「1955年陝西省通用料票捌市兩」,票面設計一如鈔票,面額「捌市兩」突顯早期16兩制時期的計量特色。「1975年河南省流動糧票拾市斤」,在同一套糧票中此枚特大。「1986年中共潢川縣委機關食堂菜票壹角」這枚是印在牛皮紙上的簡單票證,一般菜票都是比糧票還要小的票子,這一枚特別大。「1988年前郭縣城鎮居民肉食供應卷(券)貳人份」,此券八枚連成一條,單枚是4厘米X13厘米,很長的票證。「1989年春節捲煙特供票」西安市煙草專賣局印發,很大的票幅,中間有一行很大的英文字JUANYAN是捲煙的音譯。「1989年彭澤縣鹽業公司食鹽票壹斤」,鹽票通常是又小又簡單的,此枚用很厚的水藍色紙印製顯得很莊重。








1988年北京市市鎮居民糧食供應證

    在票證中有一種很重要是小冊子就是「居民購貨證」或「糧食供應證」,一戶一年一本,全年的吃穿用貨品全靠這個本子,有的本子中夾印了很大數目的號數票,有的是全年的米、麵票證。我選擇介紹一本可以說是最厚、最精製的「1988年北京市市鎮居民糧食供應證」,這裡面有「糧油核准供應量」的表格、「發放糧票登記」等一共厚達48頁,外面還有一個紅色燙金字的塑膠封面封底,裝潢簡直跟紅寶書「毛主席語錄」一模一樣。當然,在當年,對於全家全年的吃喝也是個最重要的憑證。









兩板茅竹票,票幅很大,以根計算,有鄉村特色。

    有的票券票幅很小,印刷的時候會拼成一大版,有數十枚拼一版,我的收藏中最多是以一百枚拼成一版的。

    「省水電廳招待所錢券貳角」30枚全版,鉛字排版印在粉紅色薄紙上,沒有省份名字,來源是跟遼寧省其他票券一起來的,姑且認為是遼寧省吧。「1982年甘肅省布票壹市寸」100枚全版,一百個一寸加起來是十尺,也算不少了。「1983年四川省布票伍市尺」100枚全版,一百個五尺是五百尺,不可能由一人或一戶擁有,這種全版票多半是在作廢後流出來供人收藏的。

















1989年南京市肉票,票幅極小,以144枚拚成大版。

    這一次介紹了票證中又大、又重、又多、又厚的部份,票證收藏浩瀚如海,好多收藏家都說,這輩子都收集不完了。你一定也能發現你最感興趣的部份,今天就上手,永遠不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