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7日 星期日

02-2二月神佛誕辰


    ▲左圖:雲林縣虎尾鎮天后宮的虎爺。左二圖:桃園縣八德市三清宮的山虎將軍。右二圖:台北地區興濟宮信眾認為成仙的虎爺,應該是還是愛葷食,特意買炸雞來祭拜。右圖:年代古遠的虎爺通常表情豐富。

十二日   虎爺誕辰

    窩在神明桌下的虎爺公,依造型可以分為黃毛與黑毛兩種,前者僅稱虎爺公,後者有下壇將軍、黑虎大將之稱。
    福德正神的坐騎是黃皮黑紋的虎爺公。正一張天師、玄壇趙元帥、與保生大帝吳真人的坐騎都是黑虎。池府王爺的黑虎大將則是以傳令與鎮廟、巡境為職責。北港朝天宮天上聖母桌下有六尊虎爺,每年媽祖出巡時虎爺轎以「吃炮重」聞名。萬華青山宮則更供奉了虎爺一家:虎爺公、虎爺婆、虎爺子。
    少數虎爺因為地方傳說而有上桌供奉的特權,例如被新港奉天宮請走的麻園寮福德祠虎爺、朴子福安宮池府王爺的虎爺,也有專廟奉祀的情形。虎爺的造型一般都作成憨憨厚厚閉嘴蹲踞,但也有張牙舞爪、齜牙咧嘴的,例如黑虎大將。
    虎爺雖然是動物神,但是民間相信虎爺能夠咬錢招財,特別是武財神玄壇趙元帥、土財神福德正神都是騎虎出門,因此廣受商人奉祀。又因為虎爺窩在神桌下,高度與小孩子最接近,所以也被視為小孩子的守護神,歹飼的囝仔送去給凶猛的虎爺公做契子會長得好、長豬頭皮的小孩用摸過虎爺下巴的黃古紙磨一磨就會自然好。
    祭祀虎爺公的供品一般都是小三牲、雞鴨蛋、青肉、與米酒頭,祭祀過後一樣可以帶回家吃平安,尤其是給小孩子吃更好。唯一必須丟棄的只有送「白虎煞」的供品,近人不察,以訛傳訛,虎爺前成堆的供品造成各宮廟相當的困擾。
    虎爺的聖誕各地不同,保生大帝吳真人與玄壇趙元帥的黑虎將軍都是在主人誕辰農曆三月十五的隔日慶祝。而另一個相當普遍的虎爺誕辰則是在農曆二月十二日及六月初六慶祝。
    ▲台中縣外浦鄉有一座以虎爺為主祀神祗的「虎將軍廟」。左二圖:虎將軍身穿金色戰袍威風凛凛。右二圖:虎將軍廟香火鼎盛。右圖:香客供奉多以雞蛋為主,廟方將雞蛋收去加工做成紅蛋再供香客食用。

十三日   葛真君誕辰

    葛玄仙翁,道教尊為真君,並為道教天台派始祖、字孝先,三國吳國丹陽郡(今南京市東南)人,平生仰慕神仙長生不老之術,乃棄世俗功名,遍訪名山古?,遊曆靈岳、赤城(今之浙江天台、一名燒山,為登天台上山必經之路)及羅浮(今廣東增城縣東)等山,不畏艱辛,翻山越嶺,只為求道。終於在羅浮山左慈仙翁(一說葛玄師為蘇元朗,但也可能是左慈仙翁俗名)門下,勤於習道,並蒙左慈仙翁傳授九丹金液仙經及鍊丹之術,嗣後赴閤皇山專心煉丹,並收有弟子鄭隱等,自成道教一派,盡傳其仙術,以濟世救人。至此, 葛玄真 君果真完成心願得道成仙。世人尊其仙術,蒙受其仙助,乃尊之為 「 葛仙翁 」 ,又稱 「 太極仙翁 」 ,並立祠祀之。
    葛仙翁之弟子鄭隱、於晉成帝咸和年間(約公元三三 Ο 年前後),將其仙道之術傳授與葛仙翁之侄孫葛洪。葛江字稚以、自號抱朴子,曾任晉朝散騎常侍,文武雙全,惟其志趣如同仙翁,遂棄官求道,尤好習神仙修養之法與鍊丹,並曾赴羅浮、葛店(今湖北鄂城附近)等地煉丹,至今尚留有鍊丹灶與搗藥石臼。遺著有抱朴子神仙傳及詩賦百餘卷,世人尊為 「 小仙翁 」 。
    ▲左圖:天台山葛仙翁塑像。左二圖:葛洪繪像。右二圖:葛洪煉丹圖。右圖:東晉昇平年間,煉丹術士葛洪於三清山結廬煉丹,至今山上還有葛洪所掘的丹井和煉丹爐的遺跡。

十四日   閭邱仙昇仙

    閭邱均,合川人(一說成都人),唐高宗李治(650─683)在位時舉進士。武則天即皇位後(684─702)官博士。以詩書文章著稱,與陳子昂、杜審言齊名。後削發為僧,居合川銅梁山50年乃去。安史之亂後,杜甫流經合川時,作詩《贈蜀僧閭邱師兄》五言古風一首。閭邱均又以善書畫名極一時,所書《東蜀牛頭山瑞聖寺碑》、《滇南爨王墓碑》、《刺史王任求碑》等,被譽為當時絕筆。杜甫評其書法雲:“世傳閭邱筆,峻極逾昆侖。鳳藏丹青暮,龍去白水渾。青熒雪嶺東,碑碣舊制存。晚看作者意,妙絕於誰論?”《合州志》、《合川縣志》、《中華名人大辭典》、《中國詩話》均有記載。
    ▲據《明•合州志》載:銅梁山,在州治南五里,山有石梁橫亙,其色如銅,崖有「銅梁山」三字,唐閭邱道人修鍊於上。今石洞、丹井、棋局見存。各圖為銅梁山古跡。

十五日   太上老君誕辰

 道教信仰太上老君為至尊天神,太上老君是天地萬物的創造者,宇宙的主宰者,而且他常分身降世,無世不存。道書《常清靜經》說:「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這是道教創造世界的概括。
    道教把宇宙的形成過程分作幾個階段,《太民老君開天經》講得非常清楚,在未有天地時,那時天天無地,無陰無陽,無日無月,無晶無光,無東無西,無南無北,無前無后,無園無方,百億變化,浩浩蕩蕩,無形無象,自然空玄。窮之難極,無量無邊......唯吾老君,猶處空玄寂寥之處、玄虛之中,視之不見,聽之不聞。若言有,不見其形,若言無,萬物從而生。而後,「八表之外,漸漸始分,下成微妙以為世界,而有洪元。」「洪元」是道教創世紀的第一大世紀。
    「洪元」之時,亦未有天地,空虛未分,清濁未判,玄虛寂寥之里,「洪元」一治至於萬劫。「洪元」既判,而有「混元」。「混元」一治萬劫,至於「百成」。百萬亦八十一萬年,而有「太初」,「太初」是道教創世紀的第二大世紀。這是太上老君從空虛而下,為「太初」之師,「口吐《開天經》」以教「太初」。這時才分別天地。清濁剖判,溟鴻蒙,置立形象。安堅南北,制正東西。開暗顯明,光格四維。......清氣上升為天,濁氣下沉為地,三綱既分,從此始有天地,猶未有日月。天欲化物,無方可變,便乃置生日月在其中,下照暗冥。這時雖創造了日和月,但還未有人。
    太上老君又創造了「人」。上取天精,下取地精,中間和合以成一神,名曰人也,天地既空,三分始有。生生之類,無形無象,各受一氣而生。或有朴氣而生者山石是也;動氣而生者,飛走是也;精氣而生者,人是也。萬物之中,人為最貴。「太初」一治至於萬劫,「唯有天地日月人民,都未有識名」。「太初既沒」便進入了道教創世紀的第三大世紀--「太始」。這是太上老君下為師,「口吐《太始經》,教其太始置立天地」,「太始者萬物之始」。
    關於天地萬物的創造者,道經中有說為「太上老君」,有說為「元始天尊」,其實都是「道」的化身。「大道」生成宇宙、萬事萬物,「太上老君」是創世主,這是道教徒不可動搖的信念。「太上老君」創造了世界,而且他無世不在,道書《太上混無聖記》上說: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萬教之宗元,出乎太無之先,起乎無極之源,經歷天地,不可稱載,終乎無終,窮乎無窮者也。其隨方設教,歷劫為師,隱顯有無,罔得而測,然垂世立教應現之跡,昭昭然若日月......
    根據道經記載:太上老君,屢世為王者之師。在商以前,老君即分身下降,隨世立教,事竟則隱,故在世未有誕生之跡。至商十八世王陽甲踐祚之十七年,老君自太清境分神化,托孕于玄妙玉女,經八十一年,於武丁九年二月十五日降生。這是最早關於老君誕生之跡的紀傳。
    道教徒相信太上老君為至奠天神,常分身降世,無世不存,這是不可動搖的信仰,否則你就不是道教弟子,老子之徒。
    ▲左起三圖:太上老君之繪像及神禡。右圖:著名石雕藝術家劉成林雕刻的老君造像,左手扶膝,右手憑几,垂耳飄髯,指能彈物,目光炯炯,獨具超塵脫俗,仙風道骨神韻。整座石像神態浩然,和藹可親,炳煥生光,充滿魅力,堪稱石雕藝術瑰寶。

十五日   精忠岳武穆王誕辰

 岳武穆王(1103-1141)即南宋岳元帥,名飛,字鵬 舉,宋相州(今河南省)湯陰人。少負氣節,家貧力學,尤好左氏 春秋、孫吳兵法等書,生有神力學射於周同老師盡傳其術,能左右開弓而百發百中。二十一歲從軍為宗澤部下,於開德及曹州等戰, 屢建戰功,宗澤愛其有大將之風,因教以陣圖,他卻應之曰:『 陣 而後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宗澤更重其才器。 
    岳元帥一生,征程遍及今黃河長江珠江流域十七省市,經歷二 百餘戰,每戰必捷,皆謀定而後動,運籌帷幄堪稱神謀,以寡擊眾 攻無不克,如以八百岳家軍,破王善賊眾十多萬於南薰門,五百背嵬騎殲金兵一萬五千騎於郾城,無怪乎金兵咸謂;憾山易,憾岳家軍難。公元一一三○年,光復建康(今南京),奠定了南宋一百五 十餘年國祚。                       
    高宗許曰:中興之事朕一以委卿,御書『精忠岳飛』製旌旗賜 之。拜太尉,封武昌郡開國公,授開府儀同三司,加授太保,任武 勝定國軍節度使,湖北京西路宣撫使,河南北諸路招討使兼營田大 使等,統軍抗金屢建功勳。郾城朱仙鎮之捷,金兀朮敗遁回汴京,金將韓常遂以五萬兵將 內附於岳元帥,王鎮、催慶、李覬等紛紛投誠。岳元帥大喜與部將 期約:『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爾!』。          
    公元一一四○年春,當岳家軍兵臨朱仙鎮正欲直搗黃龍時,宋 高宗為保他天子地位,存偏安,聽從秦檜之奸計,一口氣連下十二道金牌,不僅阻止岳元帥揮軍北上,甚至釜底抽薪,僅憑著『莫須有』三字罪名,於紹興十一年農曆十二月二十九日除夕之夜,陷害一生以『盡忠報國為己任』的驍將岳元帥,他被宋高宗賜死于大理寺風波亭,臨刑前他只寫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個字,把自己的冤屈全對天日傾訴,冤獄鑄成,天地同悲,岳元帥時年三十九歲。                  
 岳王的冤獄,直到紹興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鑒於岳元帥忠貞為國,豈容厚誣,乃下詔平反,復岳元帥官銜,謚武穆,忠武,贈鄂王以禮把武穆王忠骸改葬在西湖棲霞嶺,就是現在杭州西湖的 『宋岳鄂王墓』,並立廟祀於湖北武昌,額名忠烈,修宋史列誌傳記。
    ▲左圖:岳王廟中的岳飛神像。左二圖:岳飛繪像。右二圖:武穆王第二十五代孫岳榮祥寫的書法《滿江紅》同樣也龍飛風舞,怒發衝冠,壯懷激烈。右圖:岳飛父子的陵墓。

十五日   九天玄女誕辰

    《雲笈七簽》及《九天玄女傳》內記載九天玄女為黃帝之師,金母元君即西王母的弟子。當黃帝與蚩尤作戰時,玄女奉金母懿旨下凡,將兵符印劍傳授黃帝,並為黃帝制造八十面夔牛鼓,終克蚩尤於涿鹿 (今河北省涿鹿縣)。
    陜西省華山陜九天弟子,東道院祁天凡道長沐手敬撰文中有曰:『《黃帝九鼎神丹經訣》卷一中有云:「黃帝受還丹至道于玄女,華夏號為龍種民族,傳之道統,人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是為天根,亦為心傳」;《詩商頌》:「雲天命玄鳥降而生商,聖母化身肇起殷商,聖母為兵家之祖,太公鬼谷,并傳奇術武周代;唐天下亂,玄女降輔明君而復興李唐;北宋敵遼邊國危,聖母出桂帥印而出微滅寇」。《水滸傳》嘗言:「還道村授三卷天書」、「宋公明遇九天玄女」。明清之際,民尤崇敬《九天聖母寶卷》,廣傳千世,九天玄女宮廟遍佈城市鄉村。蓬萊仙島,分靈甚多,《九天玄女救世真經及消孽真經 (九天玄女治心消孽真經)》,煥爛四海,玄女聖跡古有多傳,《山海經》、《尚書》、《詩經》有記,而《龍魚河圖》、《黃帝出軍決─訣》、《黃帝內傳》、《墉城集仙錄》、《歷代真仙體通通鑑》演述甚詳。
    考諸《道藏》,《陰符三百字》、《玄女兵法》、《素問》、《九陽真經》、《九陰真經》、《黃帝授三子玄女經》,俱為聖傳。玄女又傳天女劍法,是謂武林劍仙之祖。夫九天聖母高居九天之上,佐三清、聖母元君而教導無窮,掌天機兵法,而致萬世太平,干戈永息;開南宮紫府而煉度群真,處女聖消遙宮而執掌造化生育。巍巍乎聖之為神大矣遠矣,述之不盡,贊之不窮,宏悲宏原,無量救世,至靈至感,至聖至神』。
    九天玄女娘娘,其深宏願力之一,在於護國救世,保聖君,佑良民。每逢戰亂禍降,改朝換代,民不聊生之際,必顯化應世救民於水深火熱之中。亦因娘娘曾下凡傳授黃帝有關兵符、治國之法,故被世人尊稱祂為「萬法教主」。
    九天玄女,曾大量出現在古典書籍中,而其中流傳較廣,影響較大的有宋元間編撰的《大宋宣和遣事》、明代四十四回本《三遂平妖傳》、清代《女仙外史》和《薛仁貴征東》等書,都有許多筆墨論及九天玄女及做了繪聲繪色的描摹。而在南宋時,則書成影响至今的風水堪輿奇書《九天玄女青囊海角經》。
    此外,九天玄女娘娘具有先天道法,靈通神妙,常顯應於護國保帝,濟世救民,凡為忠臣孝子倘遇厄難禍害,定必應助。而後世五術:山、醫、命、相、卜,據說亦是由九天玄女所傳授而出,因此被習五術法者尊奉衪為祖師,予以虔誠敬拜。
    ▲左圖:近人九天玄女繪像。左二圖:九天玄女跨鳳繪像。中圖:峽西省華山「東道院」正殿所掛九天玄女畫像。右二圖:台北市板橋聖天真武宮之九天玄女神像。右圖:宜蘭縣員山鄉枕山村久天宮主祀九天玄女娘娘。

十五日    薛洞元女真人昇仙    生平不詳,查無圖像。

十五日    三山國王誕辰

    「三山國王」原為廣東省潮、惠、梅三州之鄉土神,亦為客家人移民的守護神,原本是潮州府揭陽縣霖田都河婆墟(今揭陽市揭西縣河婆鎮)西面的三座高山,即明山、巾山和獨山的鎮山神,三位一體,這是古人對名山靈石的自然崇拜。目前所裝扮的三山國王神像是擬人化的,是仿桃園三結義劉關張的,大王仿劉備是白臉,二王仿關公是紅臉,三王仿張飛是黑臉且加刀痕成花臉。大王也有黑臉是受香煙薰久的緣故。至於三山國王的姓氏和生平是後人尊崇而加進來,用來增加三山國王的民間信仰度。
    有關三山國王的起源,有許多來自民間的口述傳說,其中流傳最廣的說法是與南宋末年帝昺南逃的故事相關連:傳說宋昺帝當年在潮州被元兵追迫,正在危急中忽然衝來黑白紅臉三壯士,殺退元兵,救了昺帝。昺帝正要上前問姓名並致謝,三位忽然不見蹤影,只見不遠處出現顏色呈黑白紅的三座大山,昺帝以為是山神所化,於是封他們為「三山國王」。
    現存文獻中最早使用「三山國王」一辭,並把三山國王傳說系統化的是元代任翰林國史院編修的江西廬陵人劉希孟,寫了《潮州路明貺三山國王廟記》,明初被載入《永樂大典》(註三)。所謂「明貺廟」是三山國王廟的尊稱,「明貺」兩字是宋太宗勒封三神為國王時所賜的廟額名稱,指出相傳隋朝不知年份的二月廿五日,「有神三人,出於巾山」,它「肇跡於隋、顯靈於唐、受封於宋」,是無形象的「介石之神」。
    「明貺廟記」清楚的告訴我們,三山國王信仰乃是一種三山神的祭祀行為,它源起於隋朝,當時潮州西方的巾山石穴中出現了三位稱兄道弟的神人,祂們受天之命,坐鎮三山,並託靈於玉峰上的界石。當祂們由天而降時,附近的楓樹竟開滿了徑大及尺,顏色青裡透紅的蓮花,顯得祥瑞異常。另外,又有陳姓的鄉民,自稱看見三位神人,白天騎著馬來召喚他為侍從,不久便跟著羽化。人們訝異神蹟,便在巾山山麓建祠祭祀,尊為化王,神人更降旨敕封為陳將軍。
    在宋太祖在位時,南漢屢犯邊陲,多次派遣使者勸諫無效,太祖派潘美率領軍隊討伐,南漢君主劉 被逼到廣州柵頭附件,依峙山谷築木柵困守,潘美獻計火攻。當時潮州太守王侍監為求得勝仗,向山神禱告,結果風雲大作,雷電交加,火勢格外猛烈,劉 大軍因此落敗被擒,平定了廣東沿海。太祖去世後,宋太宗為了完成一統天下大業,親自率領大軍征伐北漢,兵分三路夾擊,圍至太原城下,忽然見到三位揮戈馳馬的金甲神人協助,逼得北漢君主劉繼元開城投降,旗開得勝當天,還看見神人站立在太原城上,經仔細端詳,原來是潮州的三山神。於是詔封:「明山為清化盛德報國王、巾山為助政明肅寧國王、獨山為惠威宏應豐國王。」並敕廣建廟宇,歲時合祭,賜額「明貺」。這便是後人尊稱三山國王的由來,也是三山國王廟又稱「明貺廟」的原因。
    ▲左圖:三山國王廟主要祀奉三山國王,是粵籍客家人的守護神。中圖:九塊厝「三山國王廟」位於屏東縣九如鄉,興建於清乾隆三十九年(1747),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三山國王廟,亦是保存最完整的客家廟宇。右圖:屏東縣恆春位在台灣最南端的三山國王廟。

十五日    孫思邈真人昇仙

    孫思邈的去世在《大唐新語》《譚賓錄》等書中皆被形容為「屍解」,《舊唐書》採錄其說:「永淳元年卒,遺令薄葬,不藏冥器,祭祀無牲牢。經月餘,顏貌不改,屍就木,猶若空衣,時人異之。」孫思邈未能白日飛升的原因見于《宣室志》或《仙傳拾遺》,其略云:又嘗有神仙降,謂思邈曰:爾所著《千金方》,濟人之功,亦已廣矣,而以物命為藥,害物亦多,必為屍解之仙,不得白日輕舉矣,昔真人桓謂陶貞白,事亦如之,固吾子所知也。其後思邈取草木之藥,以代虻蟲水蛭之命。
    此說其實是比照《桓真人升仙記》而來,《升仙記》謂陶弘景有三是四非,其中一「注藥餌方書,殺禽魚蟲獸,救治病苦,雖有救人之心,實負殺禽之罪。」故事的最後提到「思邈取草木之藥,以代虻蟲水蛭之命」,則與《佛祖統紀》卷37說陶弘景「乃以草木藥可代物命者,著《別行本草》三卷以贖過」相同。
    孫思邈永淳元年羽化以後,又曾於玄宗時顯聖,問明皇乞要雄黃,故事當然非真,其寓意不僅在明確孫的神仙形象,也暗示餌服金丹是其致仙的原因,《酉陽雜俎》前集卷二云:玄宗幸蜀,夢思邈乞武都雄黃,乃命中使賚雄黃十斤,送於峨眉頂上。使上山未半,見一人幅巾被褐,鬚鬢皓白,二童青衣丸髻,夾侍立屏風側,手指大盤石曰:可致藥於此,上有表錄上皇帝。使視石上,朱書百餘字,遂錄之,隨寫隨滅。寫畢,石上無復字矣。須臾,白氣漫起,因忽不見。
    後來證了仙品,活到一百二十歲,到了唐高宗永微三年二月十五日早上起床,沐浴更衣,遺下形體,仙化而去。
    孫思邈誕辰為一月初三日,生平資料見「一月初三日孫真人誕辰」條。
    ▲左圖:孫思邈繪像。左二圖:孫思邈未就仙道時,一日外出遇村童捕捉一蛇,毆打戲弄,蛇身出血將死。孫真人憐憫蛇無辜遭害,向村童買回,用藥敷治救活,然後放生於草澤中。月餘,靜坐間見一位青衣少年來邀,真人跟隨,到水晶宮見頭戴幟帽,身穿絳衣的龍王出來迎接,延請上座並說:「小兒前日出遊,被人所傷,幸遇道人拯救,不勝感激。」即召青衣小官再三拜謝,並殷勤設宴款待,留住三天,臨行拿出奇珍異寶贈送。真人堅持不受道:「久聞龍宮甚多醫病秘方,願能傳我,以救世人,遠勝金玉。」龍王為感激救子之情,便贈送玉笈三下六方。命僕護送真人到家。經過屢次的試驗均有靈效,於是編入《千金方》中傳世,從此醫術更加精通,行醫救人無算。右起二圖:《千金方》及其內頁。

十五日    開漳聖王誕辰

    陳元光(657-711)字廷炬,號龍湖,光州固始(今河南省固始縣)人(一說為河東猗氏——今山西臨猗縣人,可能是代北鮮卑貴族侯莫陳氏後裔)。福建漳州人與台灣的漳州移民後代,均尊稱其為開漳聖王。
    13歲那年隨父親嶺南行軍總管陳政出征到福建,治理嶺南地區。唐高宗儀鳳二年(677年)4月,陳政卒於任上,陳元光襲職,代父領兵,封玉鈴衛翊府左郎將,平息廣東陳謙與「蠻僚」首領苗自成、雷萬興等「寇亂」,閩南一帶遂安定。陳元光被晉階為正議大夫,詔封為嶺南行軍總管。
    在福建省漳州市九龍公園內的陳元光雕像當時陳元光所處的漳州屬「地極七閩,境連百粵」,是少數民族與漢族混居的區域。陳元光認為僅憑武力鎮壓是「兵革徒威於外,禮讓乃格其心」,而且「誅之不可勝誅,徙之則難以盡徙」,「功愈勞而效愈寡」。於是呈請皇帝在泉州、潮州之間設郡縣,以加強對該地區的統治。唐垂拱二年(686年),武后下詔,准奏在原綏安地段創建漳州,轄漳浦、懷恩二縣,漳浦附州為縣,任命陳元光為漳州刺史(州長)兼任漳浦縣令。
    此後,陳元光平定閩粵三十六寨,建堡屯兵,安定邊陲。使北至泉州,南至潮州,西至贛州,社會安定,百姓安居樂業。後來把中原地區先進的生產方式和耕作技術引進到這個地方,種植水稻和麻、甘蔗、香蕉、荔枝、龍眼、花卉等經濟作物。
    唐睿宗景雲二年(公元711年)11月5日,苗自成、雷萬興之子又於潮州聚眾反抗朝廷,敵眾潛達岳山。陳元光聞訊率輕騎抵禦,因援兵到晚了,被敵將藍奉高用刀殺死。漳郡黎民,聞之如喪考妣,為之哀號。其子陳珦守制三年。先天元年(712年),繼任漳州刺史。
    在河南省固始縣陳元光廣場上的陳元光雕像,由福建省雲霄縣捐贈陳元光開發漳、潮地區的業績,受到歷代朝廷的褒崇。唐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唐玄宗賜贈陳元光為豹韜衛大將軍,臨漳侯,謐忠毅文惠,後又追封他為潁川侯,賜「盛德大祀之坊」。
    宋徽宗賜與陳元光「威惠廟」匾額。宋孝宗加封陳元光為靈著順應昭烈廣濟王。明朝又改封他為昭烈侯。漳州地區人民把他尊為「開漳聖王」,崇祀他的廟宇遍及閩台及東南亞一帶,僅漳浦境內「聖王廟」就有近百座,台灣也有100多座「聖王廟」,歷代香火甚旺。近年來,漳州市政府為紀念陳元光,將市區的主要街道命名為元光北路、元光南路。
    ▲左圖:開漳聖王神像。左二圖:大溪福仁宮每屆開漳聖王誕辰日必舉辦神豬大賽。右二圖:宜蘭縣壯圍鄉永鎮村永鎮廟主祀開漳聖王。右圖:台北市內湖碧山巖開漳聖王廟是開基    祖廟。


十六日   洞真先生解脫

    先生姓胡,名慧超,一名化俗,字拔俗。不知何許人,亦莫詳其年,人問之則曰今年五十二歲,後數十載問之,亦復云。然容貌雄偉,氣宇魁岸,獨處則無異於常人,在眾中則獨出人一頭,故時人稱之曰胡長仙。逢人不執手板,擎拳而已。嘗遇日月二君,授以淨明靈寶忠孝之道,神妙無方,人莫能測。唐初,隱于洪州西山之洪井,時往來洪城。
    一日散步市中,見一民家悲戚,先生問之,答曰:城側有廟神,歲擇女子以配,吾女明日當行,是以悲也。先生曰:為汝除之。於是,嘯命風雷,焚擊神廟,併廟側一巨樟,根下白骨無數,拔其根擲于江中,逆流而上,至清江境,今樟樹鎮即其地也。州人感激,於廟所立觀,今豫章玄妙觀是也。唐貞觀中,太宗皇帝聞風召之,不赴。高宗即位,復召先生,乃赴,館于禁中。時宮中有妖,夜出傷人。上曰:禁中有妖,師能除之否?先生曰:諾。乃徧行宮中,至西掖垣下,指曰:妖在此。命武士掘之,入地數尺,得老狐十數隻,併白骨甚多,殺之妖乃絕。上大悅,賞賜皆不受,力求還山,上許之,詔百官祖餞,御製詩為別,乃還居西山游幃觀。時觀荒廢,先生因問主觀,胡不修葺,答以乏財力。先生徑往,不逾月,以木機至高安樟木,江口距九十里,命筏人緊繫縛,各就宿江岸,臨暮飛墨符一道,中夜烈風雷雨,比明筏已在壇下矣。浚抹攒谷所當之路,林木披靡。又於山下發一窖,出錢三百千,為工役之所需應。殿宇非人所為者,皆夜役鬼神為之。門外鑿七井,以禁火灾。則天復召見於武成殿,問神仙事。先生止陳道德帝王治化之源,即辭乞還山,勑遣使齋金璧送歸行次,單父賜書曰:先生道德高尚,早出塵俗,如軒曆之廣成,漢朝之河上。遂能不遠千里,來赴三川。日御先開,望霓裳之漸遠。天津後渡,瞻鶴蓋以方遙。空睇風雲,惆悵無已。還於洪崖先生古壇鍊丹,首尾三年,詔趣詣闕,館于禁中,一朝遁去。上歎恨久之,遣使齋贈甚厚,還居西山盱母靖。曰:吾昔到此,客于盱母,今已數百年。長安三年,命弟子於游幃觀之西北伏龍,造磚墳,藏太玄真符二,七星劍、靈寶策杖各一,三日而訖。先生正衣冠,坐繩床,空中雲鶴旋繞,墻外人馬之聲不絕,而先生已化矣。州具以聞朝,命賜謐曰洞真先生。凡參學淨明弟子,皆尊之曰法師君。(查無圖像)

十六日    九天使者降

    《廬山太平興國官採訪真君事實》七卷有云:九天使者,監御萬靈之貴神,巡察三界,賞善罰惡之總司也。
    元宗開元十九年二月十五日夜寢靈符殿,夢神人仙仗甚盛,語帝曰:吾是九天使者,被受混元正真玉帝、太上老君勁命,採訪九天九地、三界十方、萬國九州、八極內外,觀察巡遊,較定天人祿壽,生靈罪福,建立採訪總司。九天司命真君開治舒州潛山,九天丈人真君開治蜀郡青城山,吾今開治江州廬山。可於三山興置齊祠,後五百年福及生靈。言訖而覺。(查無圖像)

十八日    正陽開悟傳道真君昇仙

    「正陽開悟傳道帝君」即鍾離權,為元世祖所加封號。其昇仙有一個傳說的故事,鍾離權跟著周處去勦伐齊萬年,全軍覆沒,一個人逃了出來,躲進了終南山。一天,他爬上臥鳳嶺(即今日鐘呂坪),又飢又乏,忽然聞到一股濃濃的香味,他嗡著鼻子嗅著香氣尋到一個山洞前,認定縷縷香氣就是從裡面飄出的。可是,叫了好大一會,不見裡頭有人答應,他就走了進去。洞中空蕩蕩的,一角用石頭支著一口大鍋,底下大火呼呼的燒著,鍋裡咕咚咕咚熱氣騰騰。鍾離權一個勁的咽唾沫。到跟前一看,只見鍋裡煮著好多白嫩熟爛的東西,就在洞外折了一根樹枝扎著吃了起來。那東西味道美的出奇,啥都像,啥也不很像。鐘離權顧不得仔細品嘗,不停地吃。最後把一鍋全吃完了。鍾離權吃得腸滿肚圓,飽嗝連聲,蹲都蹲不下去了,正美滋滋的在洞口外邊踱步順氣。忽然看見山坡下有個人急匆匆地往上爬,心想不好,那人來了肯定要找麻煩,撒腿就跑。
    來的是個挖藥人,看見從洞裡跑出個人,急忙進洞看,鍋裡啥都沒了,氣得手腳打顫。原來他挖了個千年太白手兒參,準備自己享用後羽化成仙,沒料想下山取了副碗筷上來,手兒參已被人偷吃完了。他從後面就追了上來,鍾離權本來就胖,跑不快。那挖藥人走慣了山路,跑的飛快,眼看就要被追上了。
    鍾離權光顧朝後看,並不知道前頭是懸崖,一步跨到空中,大吃一驚,不過並沒有墜落山澗,反而升向空中。原來他已身輕如雲,脫胎成仙。
    鍾離權誕辰為四月十五日,其生平事跡請見「四月十五日鍾離權誕辰」條。
    ▲左圖:開漳聖王神像。中二圖:據載鍾離權得東華帝君授以赤符玉篆,金科靈文,大丹秘訣,周天火候,青龍劍法。後又遇華陽真人,得太乙刀圭,火符金丹,洞曉玄玄之道。最後在崆峒山紫金四皓峰一洞中得軒轅黃帝所藏玉匣秘訣,遂成為真仙。此二圖即為赤符及玉篆。右圖:廟中牆壁上之「八仙圖」。

十八日    四殿五官王誕辰

    五官王司掌合大地獄,此大地獄之苦又勝於前二者,其苦無邊。墮此地獄之罪根為生前樂行殺、盜、邪行三業。觀此地獄罪人為大火普焰所燒,眼出火淚,彼淚是火,即焚燒其身,閻羅人又劈其眼骨,複以鐵鉤割打,熱鐵鉗擘其糞門,洋熱白鑞灌滿其內,外有大火複燒其外,內外極燒,受其大苦。如是經無量百千年中業方竟。若生人中,常有癖病在其腹中,若身燋枯,又形貌醜陋等。
    四殿五官大王,殿主正氣凜然,明察秋毫,洞徹世界各地罪犯心理,狡黠奸詐難以遁形,其最為痛恨者,乃無情無義忘恩悖德之徒,在其合大地獄中,有十六小地獄,個個嚴酷,凡墮此者,全是生前嗜於殺、盜、邪淫三重惡業之徒。殿前設有,腰斬、拔舌、沸湯、剝皮、劍樹、火崩、與射眼地獄。其中最為喪膽者,莫過與火眼地獄,罪犯至此難熬而哭,哭出血淚。淚化烈火,延燒全身,夜叉發覺,複以烙鉤勾其咽喉,灌入錫銅於體內,又以鐵丸塞其肛門,令內外夾燒,痛苦永無歇時,須經數百千萬年後,心中欲火燃燼方消。
    ▲左圖:四殿五官王地獄繪圖。左二圖:四殿五官王神像。右二圖:四殿血池地獄繪圖。右圖:墮此剝皮地獄者,多是生前操殺業,或是皮草皮革的製造者,販賣者愛用者,有不肖之徒或奸商,專竊文化財產,見利忘義,任意破壞,盜竊洞窟古文物,或揭取壁畫,或鑿取石刻造像,或破壞寺院廟產,及盜賣文物公產,死後墮此獄,且遭淩遲細刻,活剝其皮,其苦難熬,經風再生,再剝直至業消而止。


十八日    永靖義民爺誕辰

    兩百年前,來自廣東潮洲府饒平縣的客家人,曾在永靖建立了臺灣罕有的客家街。而今,雖然街道已毀,但班班史跡仍遺留在永靖鄉各處。
    義民爺的奉祀,南北兩地的客家人雖有不同,但崇敬忠義之士的心情是一樣的,何況所有的義民爺,都是客家人的祖先,義民爺也就成了亦神亦祖的角色。義民廟內供奉義民爺,它是指所有保鄉衛國的數百位義士,不是指某個人,廟中供奉的牌位,上面書寫『褒忠義士眾姓諸公之神位』,神龕上懸掛乾隆皇帝親筆的『褒忠』二字的匾額,故義民爺是指全體有功烈士。而客家人家中所供奉的,則是當年義民們以義相約的黑色旗,也就是『義民旗』,每年祭典信士帶回義民廟過火,再引神回家供奉,這是十分具有特色的祭典,也是十分特殊的拜神形式。
     ▲左圖:義民廟是由清朝武舉人黃耀南倡議籌建,兩百年前坡心庄(埔心)自力救濟、捍衛家園、集結壯丁義士抗抵盜匪。清乾隆皇帝也御封為「忠義公」外還贈送匾額上題『褒忠』兩字,還刻有兩枚「乾隆御筆」印,卻被誤送到埤頭鄉的小埔心,直到同治年間鄉民才知道這消息,才再依樣複製一面,就是目前在員鹿路義民村的忠義廟內。左二圖:義民爺神像。右起二圖:義民亭與義民廟。

:二月十九日以後神佛誕辰見「02-3二月神佛誕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