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6日 星期六

小板凳之戀

武漢市「板凳壹個」票證,有兩種不同的版本。

早在二十幾年前,我就喜歡收集糧票了。第一,這是一種全世界絕無僅有的票證;第二,看準了將來總有一天會掀起收藏風潮。雖然沒有去過中國大陸,透過各種管道,倒也收藏了幾百種、幾千枚。同時,也因為喜歡而愛屋及烏地收集票證文字資料及圖片;時有新發現,趣味無窮。

票證的種類之多也是令人驚訝,糧食油鹽、布線鞋襪、日常用品--------無所不有。有一天在網上看見了一枚「板凳一個」票證,是197(空一格)年武漢市發行的,印有「全市流通 過期作廢」,更有一組六位數的編號。看起來是用鉛粒打字機打成印在粉紅色薄紙上的,還蓋有一個很大的紅色票證印章。是一枚粗糙但是資訊完整的票證,尤其票證有六位數的編號是很罕見的,如果是從一號開始編號的話,豈不是賣了近二十萬個板凳了。這是一枚很有趣的票證,我也收藏到了二個不同的版本。

由於這一枚網路上看到的「板凳一個」,連想到一生之中,倒有許多記憶是跟小板凳有關;小時候因戰亂隨父母避居大後方,大約是六歲時,住在重慶。有一次重病臥床很久,痊癒後竟不能走路了,母親用一張小竹凳教我扶著,一步一移的練習走路。這張小竹凳在我幼年的印象中記憶鮮明而深刻,以致於在往後的生活中,只要看到竹凳就會想起幼年時學步的那一段記憶。

另外一個板凳的記憶早已忘記那張凳子長得是什麼樣子了,但是那一段生活卻沒有忘記。我們在台灣唸書時唸到大學第二年,暑假時就要參加預備軍官暑期集訓,我是「預九期」,在台南虎頭碑軍營首嚐軍旅生活,每天聽教官直著脖子喊:「帶-------小板凳,集合!」就是要我們這些大頭兵到操場去上課。此情此景是不會忘記的,每天形影不離的那張板凳卻一點印象都沒有了。

到美國之後,工作緊張、生活忙碌,休閑時段倒是正常而漫長,我就重拾我喜好的木匠嗜好,在院子裡搭棚架、建陽台。鋸剩下來的零碎木料丟了可惜,拼拼湊湊釘了好多小板凳,一方面可以給愛好園藝的太太在後院隨處可坐,當時四歲的小外孫女來玩時也可以「辦家家酒」玩。

一個朋友看我喜歡小板凳,就說他有一張古老的小板凳要送給我,我當然很高興的接受了。更高興的這是一張小板凳,從凳腳的高度、凳面的彎曲來看,分明是一件很古老的木枕。我是一個喜歡古董的人,我沒告訴朋友這不是一張小板凳,怕他要回去。

我們家親戚中有一位大畫家,就是住在靠海城市托倫市的吳學讓,他是我姨丈。在東海大學的教授生涯退休後,就在自家有大玻璃窗的畫室中畫畫、寫字。他跟我一樣,也喜歡釘小板凳。他的小板凳可有名了,凳面上都有他的畫,都是他抽象畫中比較有裝飾性風格的作品。他釘了很多小板凳,也畫了很多,他一個都留不住,都給親友要走了。有一天,我把我釘的小板凳和小茶几裝進我的老爺車統統送給他了。過了一陣子,他還給我三件,都畫有他拿手的抽象作品。怎麼捨得坐在屁股底下呢,高高的放到書架上去了。(此稿於2009年曾被世界日報家園版選刊一小部份,此為全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