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4日 星期五

01-1一月神佛誕辰

初一日    元始天尊誕辰

    元始天尊俗稱元始天王,受號「玉清紫虛高上元皇太上大道君」,是道教的開天闢地、創造萬物之神,亦即元始祖,化三清的首神,至高至大至尊至貴,為道教之象徵。道家云:「元始天尊生於太元之先,姓樂名靜信,常存不滅,每天地開闢,則以秘道授諸仙,謂之開天度人。其所度皆為諸仙。
    溯自上古時期,源蒙未開、天地混沌、日月無分,是時乃先天混元一?振發無量光運轉虛空,故道藏云:混沌初開,元始象天,太極一判,天地始明,箇中述說混沌初開即有元始聖。
    元始天尊居三界之上的大羅天,為宇宙的主宰,生於無虛自然之世,其後化三清定五方,天地陰陽乃分,世界始成。其統攝天志間之眾,實是位極至尊之神靈。
    一說誕辰為十一月二十二月,另參閱「十一月二十二日元始天尊誕辰」條。
    ▲ 圖為苗栗及宜蘭礁溪之「玉清宮」,皆以奉祀元始天尊為主神。

初一日    彌勒尊佛誕辰

    彌勒尊佛為佛教佛教諸聖之一,出生於南天竺之婆羅門,自幼立志修道,中途得釋迦之教化,常隨侍其側旁聽佛法,被佛界奉為三世佛之一,據佛經所錄勒佛居於佛土兜率天之內院,說化行再經五十億七千萬年後,將隆生於華木園龍華樹下而成正覺,開天大法會,度釋尊入寂後未曾濟度之眾生,即所謂的「龍華三會?。
    佛教傳入中土後,彌勒佛造形仍保持傳統莊嚴塑像,惟自宋代始,彌勒尊佛寶相大幅改變,蓋仿自唐宋「布袋和尚?之造型,該和尚行跡奇特,慈悲濟世,後人即他為彌勒佛在中國之化身。據「傳燈錄?所載,布袋和尚係唐朝人氏,居於明州化縣,自稱為「乞痴?,亦號「長汀?,形裁腲腰,蹙額皤腹,出語無定,臥寢隨處,常以杖荷一布囊並破席,凡供身之具,盡貯囊中,故人稱布袋和尚。
    一生奇蹟頗多,曾睡臥雪地而雪不沾,亦善卜人吉凶,加以導化去,行?瀟灑,不受拘束,如同其偈所言:「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遊,青目觀人少,問路白雲頭。?
    唐代過後不久,後梁貞明三年(公元九一七年),布袋和尚在岳林寺東郎下端坐,安然而逝。臨逝前,他留下之偈言曰:「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
    嗣後,人們即以他為彌勒尊佛之化身敬祀之,世世以他生前形容,雕塑成現今彌勒尊佛造型。
    ▲左圖:彌勒尊佛在藏傳佛教中的繪像。左二圖:國畫中的彌勒佛造型。右二圖:木雕佛像為現今之標準造型。右圖:聳立在台灣新竹縣峨眉湖畔的青銅彌勒大佛,高七十二公尺,相當於二十四層樓,為全台最高,彷如當地新地標。

初一日    絳老生辰

    絳老又稱杞老,中國春秋晉國絳縣人,姓杞,名佚。他原先供職絳縣輿尉小官,後因晉國趙武賞賜昇為復陶一職,專從事晉國王宮衣飾事務,並兼絳縣地方首長。因傳聞絳老長壽,年歲超過四百四十五,因此被道教奉為神仙。因不知生辰年月,道教信徒取農曆正月初一為絳老生辰。台灣部分道教廟宇仍於正月初一祭祀絳老,也稱「絳老生辰」。一般做壽,各年紀有所不同稱呼,九十歲稱耆壽或絳老添壽。(查無圖像)

初一日    東方七宿真人降

    東方七宿即為二十八宿,原是古代天文學家對太陽和月亮所經區域恆星分成的二十八個星座,稱為二十八宿。東方七宿,組成龍形,計有角、亢、氐、房、心、尾、 等七星君;西方七宿,組成虎形,計有奎、婁、胃、昂、畢、 參等七星君;南方七宿,組成雀形,計有井、鬼、柳、星、張、翼、 等七星君;北方七宿,組成龜形,亦稱龜蛇合體形,計有鬥、牛、女、虛、危、室、壁等七星君。
    二十八宿之東方七宿:東方角蛟星君、東方亢龍星君、東方氐貉星君、東方房兔星君、東方心狐星君、東方尾虎星君。

初二日    寶勝佛誕辰

    多寶佛是《法華經》中之佛名,系為證明《法華經》真實義而自地湧出的塔中佛,又譯大寶佛、寶勝佛、多寶如來。依《法華經》卷四〈見寶塔品〉所載,此佛為東方寶淨世界的教主。往昔行菩薩道時,立誓在成佛滅度之後,凡十方世界有宣說《法華經》之處,必自地湧現於前,以證明此經的真義。故釋尊說《法華經》時,有七寶塔從地中湧出,聳立於空中,塔內即有多寶如來坐獅子座,其全身姿態如入禪定狀,並分半座與釋尊。
    關於此佛形像,據《法華曼荼羅威儀形色法經》偈所載,多寶如來頭戴紺發冠,眉間放索毫光,普照一切。身相黃金色,結智拳印。身被袈裟。跏趺(右壓左)坐於大蓮花上。而關於釋迦如來的形像,則為頭有紺青髻,眉間放白毫光,照東方八萬,身相黃金色,左手結拳印,身被袈裟,跏趺(左壓右)坐于白蓮華上。此系以多寶為金剛界大日如來,而以釋迦為胎藏界大日如來之意。
    安置多寶如來之塔,稱為多寶塔。又稱多寶佛塔。隨著法華信仰的盛行,中國自古便有多寶塔的造立。如六朝時代多建三層塔,唐代則設于諸寺中。在敦煌石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龍門石窟及浙江省舟山市等地皆有其遺蹟留存。朝鮮亦有造立此塔之風。其中,創于新羅法興王二十七年(540),位在慶尚北道佛國寺的多寶塔,其建築形式至為奇巧。
    ▲ 左圖:敦煌壁畫榆林窟四窟北壁《釋迦多寶》。寶勝佛銅製佛像。佛國寺伽藍大雄殿、多寶塔。著名的書法碑帖「顏真多寶塔碑」。

初二日    漢昭烈帝誕辰

    漢昭烈帝劉備 (161-223), 字玄德,河北涿縣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為三國蜀漢開國君王。東漢靈帝末年,與關羽、張飛一道討黃巾賊有功,遂為安喜縣尉。密誅曹操不成,潛逃。三顧茅廬始得諸葛亮輔佐。後與孫權聯合大敗曹操于赤壁,取得益州與漢中,自立為漢中王。二二一年,于成都即位稱帝,國號漢,年號建章。伐東吳兵敗,損失慘重,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享年六十二,謚號昭烈帝,史稱為劉先主。
 民間俗傳三國時劉備關羽張飛在桃園結拜兄弟。《三國演義》第一回:「飛曰:吾莊後有一桃園,花開正盛,明日當於園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結為兄弟,協力同心,然後可圖大事。玄德雲長齊聲應曰:如此甚好。次日,于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後土,實鑑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誓畢,拜玄德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後遂為結拜兄弟,共同謀事的典故。
    ▲ 左起二圖:漢昭烈帝繪像。右二圖:樓桑村在涿州城南十五裡,為漢昭烈帝劉備故裡。漢昭烈帝廟,廟宇宏廣壯麗,工程浩大,廟貌巍然。主要神像,均為木制,尤為壯觀。右圖:琢州市鬆林店鎮的三義宮,又名漢昭烈帝廟,佔地60畝。

初二日 祭苻家神誕辰

    祭苻家神為台灣道教現有祭典之一,祭典日為每年農歷正月初二。
    該祭典緣由來自《湧幢小品》。據該作品言:傳聞死于新平佛寺之中國前秦君王苻堅託夢該寺寺主摩訶,望該寺改為祭祀苻堅及侍衛十餘人的廟宇。住持不從,該寺所在縣鎮果死疫相繼,後尊其靈示,改為廟果真無復疾終。道教信徒衍其義,逢瘟疫競建祠避禍,稱為苻家神,並于正月初二以太牢,稱為祭苻家神。
    前秦宣昭帝苻堅(338年-385年),字永固,略陽臨渭(今甘肅秦安)人,氐族,苻雄之子,苻洪之孫,苻健之侄,是十六國時期前秦的君主(天王)。
    前秦厲王苻生暴虐,357年苻堅殺苻生。自稱大秦天王,即位太極殿,誅董龍、趙韶等二十餘人,改壽光三年為永興元年(357年)。追諡父雄為文桓皇帝,尊母苟氏為皇太后,妻苟氏為皇后,子宏為皇太子。
    苻堅是一位很有作為的天王,透過呂婆樓引見王猛,一談如故,「語及時事,堅大悅,自謂如劉玄德之遇諸葛孔明也」。以王猛為中書侍郎,「勸課農桑,革除弊政」,統一華北,國力一度超過東晉數倍,很有機會統一中國。
    苻堅剛愎自用,心焦難耐,不顧大臣們和其弟苻融的反對及王猛的遺言,沒等條件成熟就傾全國之兵力,號稱87萬大軍,入侵東晉,但是在淝水之戰中慘敗。
    慕容沖攻入長安,苻堅出走逃到五將山,剩下十餘個侍衛,然帝王之度不改,姚萇將他俘虜,囚禁在新平佛寺(今彬縣南靜光寺),迫他答應讓位,曰:「萇次膺符歷,可以為惠。」苻堅堅決不允,並怒罵道:「小羌乃敢幹逼天子,豈以傳國璽授汝羌也,圖緯符命,何所依據?五胡次序,無汝羌名。違天不祥,其能久乎!璽已送晉,不可得也。」。姚萇遂逼令他自縊,自殺前,苻堅對愛妃張夫人說「不可令羌奴污辱我女兒」,於是先殺死了兩個女兒苻寶、苻錦。夫人張氏和兒子苻詵亦皆自殺。
    苻堅死後就地埋葬,當地人稱「長角塚」,苻堅死後,許多人民尊其為苻王爺奉祀之,謂能避免疫病、兵亂。
    ▲查無苻堅等人圖像,淝水之戰為史上著名戰役,有繪畫描述苻堅「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之像,該戰役所在地現仍存在。

初三日    華山聖母誕辰

    西岳華山蓮花峰,有一座聖母娘娘廟。聖母娘娘愛上了書生劉彥昌並結婚懷孕。不料這事被聖母娘娘的哥哥二郎神知道了。二郎神大發脾氣,認為聖母娘娘破壞清規,便趕到華山來問罪。聖母娘娘聽到消息放走了劉彥昌,正在此時,聖母娘娘卻又分娩,生了一個男孩兒,取名叫沉香。聖母娘娘無奈把沉香交給侍女靈芝撫養,自己卻挺身出迎。二郎神不容聖母分辯,將其壓在華山下受苦。
    十三年後,沉香長大成人,知道母親受難的經過,決心去救母復仇。一路上沉香歷經千難萬險。堅毅勇敢的精神感動了霹靂大仙,在霹靂大仙的指點下,沉香得到了神斧。沉香用神斧戰敗了二郎神,劈開華山,終於救出了母親。
    ▲ 左圖:華山聖母繪像。右起三圖為與華山聖母故事有關之二郎神繪像。

初三日    太古真君誕辰

    全真道支派。尊北七真之一的郝大通開派祖師。郝大通,字太古,號廣寧子,全真教祖王重陽之弟子。卒於金崇慶元年(1212)。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封「廣寧通玄太古真人」,武宗至大三年(1310)加封“廣寧通玄妙極太古真君”。該派活動無系統記載,僅見零星記錄。
    郝大通,金代寧海(今山東牟平)人。先學卜筮,後修道于昆侖山中。著有《太古集》、《太易圖》等。後得道有術,元代時,朝廷贈給他道號為「廣寧通玄太古真人。」
    ▲左起二圖:太古真君繪像。右二圖:包括郝大通在內的全真七子繪圖。右圖:傳說廣寧子郝大通曾創造華山劍宗的標準佩劍。華山派本為全真教支派,金兵火燒全真教重陽宮後,全真七子之一的廣寧子郝大通奔赴陝西,創立全真華山分教,為避免金兵斬盡殺絕,對外宣稱華山派。華山武功也繼承了全真一脈的精髓,長于道家內功和劍法。郝大通建立華山派後,仍然暗中對抗金國統治,孤身刺殺了不少金國將領。傳說郝大通為行刺時不被對手看出武功路數,參照華山山勢創出了一套“奪命連環三仙劍”,三劍一氣呵成。起始當頭直劈;若對方斜身閃開,則圈轉長劍,攔腰橫削;如果對方還能避開,勢必縱身從劍上躍過,則長劍反撩,疾刺對方後心。對方背後不生眼睛,勢難躲避。為了配合三仙劍的劍勢,郝大通將本來厚重的全真劍改造成適合刺殺的長刃軟劍,這種薄卻堅韌的長劍後來成為華山劍宗的標準佩劍。

初三日    孫天醫真人誕辰

    孫思邈出生於西魏時代,傳說生於541年卒於682年,是個百多歲老人,為唐代 著名道士,醫藥學家。被人稱為「藥王 」。
    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幼聰穎好學。自謂「幼遭風冷,屢造醫門,湯藥之資,罄盡家產 」。及長,通老、莊及百家之說,兼好佛典。年十八立志究醫,「頗覺有悟,是以親鄰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濟益 」。
    北周大成元年 (579),以王室多故,乃隱居太白山(在今陝西郿縣)學道,煉氣、養形,究養生長壽之術。及周靜帝 即位,楊堅 輔政時,征為國子博士,稱疾不就。
    隋大業(605~618)中,游蜀中峨眉。隋 亡,隱於終南山,與高僧道宣相友善。
    唐太宗李世民 即位,召至京師,以其「有道 」,授予爵位,固辭不受,再入峨眉煉「太一神精丹 」。顯慶三年 (658),唐高宗 又徵召至京,居於鄱陽公主廢府。翌年,高宗 召見,拜諫議大夫,仍固辭不受。
    咸亨四年 (673),高宗患疾,令其隨御。上元元年 (674),辭疾還山,高宗 賜良馬,假鄱陽公主邑司以屬之。永淳元年卒,遺令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宋徽宗崇寧二年 (1103)追封為妙應真人 。
    孫思邈重視醫德,不分「貴賤貧富,長幼妍蚩,怨親善友,華夷愚智 」,皆一視同仁。聲言「人命至重,有貴千金 」。他極為重視婦幼保健,著《婦人方》三卷,《少小嬰孺方》二卷,《千金要方》。
    孫思邈認為「人命至重,有貴幹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 」,故將他自己的兩部著作均冠以「千金 」二宇,名《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 孫思邈將他隱居過的「五台山 」改名為「藥王山 」,並在山上為他建廟塑像,樹碑立傳。
    ▲ 左起二圖:孫天醫真人神像。右二圖:民間流傳著孫思邈為虎醫傷的故事,雖然是傳說,卻真實反映了孫思邈精湛的醫術和大眾對他的愛戴和贊揚。右圖:傳說孫思邈在學醫過程中,深知百姓缺醫少藥之苦,便背起藥箱,深入民間,想方設法給人醫治疾患。

初三日    北斗翼聖真君下降

    北斗翼聖真君為道教神祇之一,也是神化後之北斗七元星君之一。該星君為北極紫微大帝的近衛護駕神祇。因為傳說農曆正月初三北斗翼聖真君會下降凡間,部分台灣道教信徒今仍會於當日虔誦太上玄靈北斗本命延生妙經。道教信徒深信,當日誦念此經,會有延壽效能。
    北斗星君又稱為北斗真君、北斗七元星君。據『太上元靈北斗本命延生真經』卷一及『太上玄靈北斗本命延生經注』卷上記載,北斗星君其實不只一位,而是七位,分別稱為:『北斗陽明貪狼星君』、『北斗陰精巨門星君』、『北斗真人祿存星君』、『北斗玄冥文曲星君』、『北斗丹元廉貞星君』、『北斗北極武曲星君』、『北斗天關破軍星君』。台灣則將這七位星君,合而為一,統稱為『北斗星君』。
    要了解北斗星君的外型特色及其所持法器的象徵意義,則必需先從其信仰來源了解起。北斗星君信仰,源自於先民對於北斗七星宿的崇拜。『史記.天官書』中說:『北斗七星,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緒紀。』『太上玄靈北斗本命長生妙經』曰:『北斗,司生司殺,養物濟人之都會也。』所以其實從上述各經典書論中可見,北斗七星宿,其本質不只注死,同時也具備『司人命籍、養物濟人,甚至均五行、調節氣』的大威神力。
    其外型特色及其所持法器的象徵意義,主要來自於『搜神記』一書中的第三卷中記載:『南斗注生、北斗注死。凡人受胎,皆從南斗過北斗,所有祈求,皆向北斗。』因其注死,一方面代表五行學中『北方屬玄,其色尚黑』;另一方面,黑色則象徵『生命的歸藏及終點』。於方位之中,北斗則位在坎宮,其主職乃『司理陰宮,宰御水源』。所以台灣地區各宮廟所供奉的北斗星君法相皆為黑面、其袍服色尚玄。民間信仰則流傳北斗星君主要執掌『生死禍福』。
    但是所要注意的是,其實在『太上助國救民總真祕要』卷二之中,所記載的北斗七元星右法相,卻是:『皆道裝黃衣,乘黃雲,執白圭,頂中出玄氣。』
    ▲北斗七元星君神像及《北斗七元星君百解符咒》。

初三日    萬神都會

    萬神都會為中國道教及民間之傳說。該傳說云:臘月廿四送神之後,返回天庭述職之人間神祇與駐守九重天之眾仙班相傳會於農曆正月初三一同於凌霄寶殿接受玉皇大帝賜宴聆訓,並互相敘舊。該聚會稱為萬神都會。
   ▲左圖:古代壁畫中的玉皇大帝及眾神圖。中圖:河北內邱之早年木刻版畫「天地諸神」,以諸神頭像為主,像下並有神佛名諱,雖簡略但極為完備。右圖:雙色套印之眾神「神禡」。

初四日    迎神(接灶)

    接灶亦稱迎灶,多在初四日,也有在元旦或遲至正月十五者。接灶,表示灶神自天上返回。此日,民間將新的灶神像安置於灶的神龕上,並敬以酒果點心。清顧祿《清嘉錄》云:「安灶神馬于灶陘之龕,祭以酒果糕餌,謂之接灶。謂自念四夜上天,至是始下降也,或有遲至上元夜接乾。」又引馮應京《月令廣義》云:「燕俗,元旦合家少長羅拜灶神以祝,曰迎灶。」又:「長、元、吳《志》皆云:接灶多以除夕。《昆新合志》則云「上元夜,煎油飩,烤糊塗,接灶。J《常昭合志》亦云:「上元日,家和米粉為丸以接灶。」
    ▲ 接灶主要的就是要在灶上貼新的神禡,圖為簡繁各異的灶王神禡。

初五日    接財神

 農歷正月初五接財神的習俗,盛行於明清民國,迄今猶流傳民間,唯財神即所謂趙公元帥,據說早在殷商時代已修道成仙。姜子牙輔佐週武王伐紂,他跑下終南山管閒事,站在商紂一邊對抗義師,不幸陣亡,一道遊魂被敕封為專管迎福納祥的真神,麾下有招寶天尊、納珍天尊、招財使者、利市仙官四員小神供其使喚調遣。沾光于這套招財進寶的班底,趙公元帥便成了盼望發財者崇仰祀奉的對象。或謂其性懶而散淡,一年中僅在正月初五那天走下龍虎玄壇一次,而且是隨意 ,不定去往哪一家,所以大家都在此日趕早鳴放鞭砲,焚香獻牲,抑在前頭迎接他。

    舊時從春節子夜開財門起,就有送財神的,手拿著一張紙印的財神在門外嚷著:「送財神爺的來啦!」這時屋裡的主人為表示歡迎財神降臨,便拿賞錢給來人。送財神的口中要說些吉利話,如「金銀財寶滾進來啦!」「左邊有對金獅子,右邊有對金鳳凰」之類的口彩。
    另外,有身穿紅袍,頭戴紗帽,嘴上掛鬍子,身上背黃布袋,裝扮財神爺的模樣,後面跟幾個敲鑼打鼓的,挨家挨戶散發財神爺像,以討賞錢。每到人家門口,就唱「左廂堆滿金銀庫,右邊財寶滿屋堆」等一堆討吉利的話,直到主人歡歡喜喜地接過財神爺像給他們分些錢,這些人才連聲道謝,轉到別家去。
    ▲ 左圖:迎神時,富裕人家要供上三牲,至少是一盤米、一盤紅糖卻少不了。因為奉上的白米一盤,意謂新年五穀豐登,紅糖一盤,暗含生活甜蜜。焚香上禮畢,便燃放爆竹。右起四圖是財神的形象各異,最右是趙公壇的特有造型。

初五日    五路神誕辰

    文武財神是民間所謂的正財神,在正財神之外,還有偏財神,這是就財神所在的神像位置而言的。民間的偏財神經常是指被稱為『五路神』的財神。在《封神演義》中,五路財神指的是趙西元帥、招寶天尊蕭升、納珍天尊曹寶、招財使者陳九公和利市仙官姚少司。『五路神』又指路頭、行神。其中的五路是指東西南北中五方,意為出門有五路神保佑可以得好運,發大財。五路財神都是吉祥神,也是民間吉慶年畫中常見的形象,他們深受人們的愛戴和崇拜。每年正月初五是五路財神的生日。這天天剛放亮,城鄉各位都可聽到一陣陣鞭炮聲。為了搶先接到財神,商家多是初四晚舉行迎神儀式,准備好果品、糕點及豬頭等祭祀用品,請財神喝酒。屆時,主人手持香燭,分別到東南西北中五方財神堂接財神,五位財神接齊後,挂起財神紙禡,點燃香燭,眾人頂禮膜拜,拜罷,將財神紙禡焚化。
    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清代顧祿《清嘉錄》雲:正月初五日,為路頭神誕辰。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爭先為利市,必早起迎之,謂之接路頭。又說:今之路頭,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謂五路,當時東西南北中耳。五祀即祭戶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所謂路頭,即五祀中之行神。
    ▲ 左起二圖:五路財神畫像及神像。右起二圖:桃園縣大溪鎮聚賢財神廟供奉五路財神,廟頂更坐鎮一尊大財神。

初五    送窮日

    「送窮」是中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其意就是祭送窮鬼(窮神)。窮鬼,又稱「窮子」。據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文宗備問》記載:「顓頊高辛時,宮中生一子,不著完衣,宮中號稱窮子。其後正月晦死,宮中葬之,相謂曰今日送窮子。」相傳窮鬼乃顓頊之子。他身材羸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爛衫,喝稀飯。即使將新衣服給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燒出洞以後才穿,因此「宮中號為窮子」。
    這一天各家用紙造婦人,稱為「掃晴娘」、「五窮婦」、「五窮娘」,身背紙袋,將屋內穢土掃到袋內,送門外燃砲炸之。這一習俗又稱為「送窮土」、「送窮媳婦出門 」。陝西韓城一帶,破五這一天忌出門,而且要將鮮肉放在鍋中炙烤,還要爆炒麻豆 ,令其崩裂發聲,認為這樣可以崩除窮氣,求得財運。此外舊時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 得特別飽,俗稱「填窮坑」。民間廣泛流行的送窮習俗,反映了中國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心理。
    ▲左圖:近人所繪送窮圖。左二圖:晉南地區講究用刀切麵,煮而食之,名為:「切五鬼」。晉北地區傳有民謠:「破五吃頓麵,一畝打一擔。」婦女在這一天內普遍不動針黹。 右起二圖:桃園大溪「迎富送窮財神廟」的香火非常的鼎盛,美女點心師傅杜佳穎在廟中推出最新招財貢品「五行五色元寶錠」,這是廟方福利社目前最熱賣的開運點心。

初五日    大慈佛誕辰

    《智光經》云:過去古世有彌勒如來,在?華敷世界,成等正覺時。有智光明仙人,最初聞古彌勒彿說「慈三昧光大悲海雲經」,起而問難,不為所屈,乃發心皈依,並誓願成佛,亦名彌勒。又其初生即不食肉,故號慈氏。梵語彌咀利耶,華語譯音彌勒,義是慈氏,又稱阿逸多,華語譯為無能勝,謂菩薩慈心利生,沒有能勝過他的,又稱大慈佛。
    ▲大慈佛造型多為歡喜形象。

初五日    全真清靜散人孫不二真人誕辰

    孫不二(1119-1182),原名孫富春,“不二”為法名,道號“清靜散人”,是全真七子中唯一的女性,馬鈺之妻,全真教清靜派創立者。祖居寧海州(今牟平)養馬島孫家□,父孫忠顯為地方名士。富春秀外慧中,工詩善律,堪稱才女。傳說,她母親曾夢見七只仙鶴在庭院翩翩起舞,其中一只飛入腹中而孕生富春。
 富春年成,其父慕名到城內馬府提親,將女兒嫁與寧海首富雙鶴府進士(時在寧海軍中攝六曹事)馬鈺為妻。婚後夫唱婦隨,相敬如賓,時有辭韻唱和。生三子:庭珍、庭瑞、庭,家事和美。
 金大定七年(1167),王重陽自陝西一路東行,來到山東寧海州,住馬鈺家傳真布道,常以“分梨”詩點化夫妻二人。布道期間,王、馬二人“暢道甚歡”。富春殷勤服侍,時側聽之,心有所悟,有意出家。(此時馬鈺已皈依全真)。大定九年(1169年),富春已年屆五十,雍容富貴,氣質不凡,且家道豐裕,又有三子,竟一時難斷塵緣。但怎奈祖師重陽與夫君馬鈺道義日深,富春亦領悟,終矢志出家。為表心蹟,于鍋中鍊油致沸,激以冷水,頓時油珠四濺,她覆面其上,不惜毀容,遂于金蓮堂(今牟平區政府大院常委樓南)入教。王重陽賜法名“不二”,道號“清靜散人”。其時馬鈺已隨王重陽在昆崳山一帶開展創教活動。
 不二出家不數日,王重陽讓其沿街乞討,以礪鍊心志。後到昆崳山煙霞洞悟道。這裡山深林幽,人煙稀少,孤身一人,生活清苦,這對曾為名門閨秀的貴夫人,實屬不易。但她不以苦,反為幸,心如止水,潛心修鍊。她在詩中這樣寫道:無憂慮,孤雲野鶴無拘束。草庵內,親看金書,窗外林泉,隈山傍水竹。明月清風,堪稱伴侶。
 大定十二年(1172),孫不二在寧海得知重陽祖師仙逝後,決意赴陝西,一來為師父安葬送行,二來與眾師兄相會研討道義。千裡迢迢,風餐露宿,歷時數月,終于到達京兆,得見護靈柩先行到達的馬鈺等人。此時此地兩人不禁百感交集,淚如雨下,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在略述彼此境遇後,馬鈺力勸不二,你富春姑現已不是我馬鈺之妻了,我馬鈺也不是你富春姑的夫君了,“休執拗莫癡頑,休迷假相莫(慳)貪,休起愁莫害(斬)。聽我勸訪長安(長安,指精神上的長久安定),逍遙坦蕩得真歡,守清靜得大丹。”
 聽了馬鈺之勸,孫不二去洛陽,寄居在一位叫鳳仙姑的修所裡。修所居山腰,上下兩洞,不二居上,仙姑居下。凡有聞知來此騷擾的男人,鳳仙姑則以滾石擊之。如此六年,孫不二終成得道家真諦的“仙家”。
 大定二十二年(1182)臘月二十九日晨,孫不二做完功課後突然對弟子說:“師真有命,赴瑤池時辰已到。”沐浴更衣,梳妝完畢後雙手合十閉目端坐仙逝,享年64歲。
    ▲清靜散人孫不二之繪像及全真七子繪像中之孫不二,右二圖為今人連環漫畫書中對孫不二之描繪。

初五日    鄧伯玉真人飛昇    生平不詳、查無圖像。

初五日    王仲甫真人飛昇

   王仲甫,唐朝人。《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三四載:自幼喜聞道法,常行餐霞日月氣法,四十餘年收益不大。 精誠感動南嶽真人,親授服食方。仲甫依法服藥除三屍蟲,添精補腦,並兼行吐納氣法。十八年後,道成仙去。道教中尊為“中嶽真人”。(查無圖像)

初五日    人之五神集聚日

    天有五賊,五賊在心,人有五神,權柄在天。物分五行,神分五種,丹生其中。人的五神:聖神、元神、陰神、陽神、玉神,要修全,方能應五賊之數。(查無圖像)

註:一月初六日後之神佛誕辰見「01-2一月神佛誕辰」。

2 則留言:

  1. 小哥,怎麼找不到四月的神誕哪?
    還有,哪天能看到九藏閣內刀劍的收藏呀?
    太棒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