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2日 星期二

一塊錢收藏恐龍蛋


    這篇文字的標題得先解釋一下,「一塊錢」並不是真的是指一塊錢的意思,可能更多一點 ,也許還不到一塊錢,是很便宜很少花費的意思。恐龍蛋是指真正的6500萬年前的恐龍蛋化石,不過,這當然不會是一整顆品相精美的完整品。你只要花一點點錢,就可以買到恐龍蛋的蛋殼化石碎片。我就是這樣開始我的恐龍蛋收藏的。
    左圖是一枚完整而精美的圓形恐龍蛋化石,蛋殼保存得近90%。右圖是三個恐龍蛋在一個窩裡,博物館中更有十幾個蛋到幾十個蛋的大窩。

    你要收藏恐龍蛋首先得瞭解恐龍才行,你現在所知道的恐龍形象,只是古生物學家、科學家、彫塑家、畫家……根據一堆堆骨骼化石推測、製作出來的一類「動物」。在我們生存的地球上,恐龍肯定生存過,而且,我們現在還可以「觸摸」得到,你也不得不感謝和欽佩這許多人的成就和貢獻;萬一你真的喜歡上了恐龍,很想「擁有」恐龍,也不是辦不到的事。

    英國古生物學家理查‧歐文(Richard Owen)在研究了最早發現的一批巨獸化石之後,在1842年為化石取名為Dinosaur,這個字的前半段是古希臘文deinos(恐怖)再加上英文sauro(蜥蜴)組合,他認為這種動物像是「恐怖的蜥蜴」。中文的譯名「恐龍」非常切貼又傳神,可惜不是中國人自己翻譯,是借用日文的「恐竜」廣泛應用而固定下來的。在中文的學術上名稱是「陸棲群生主龍類爬行動物」。

    恐龍蛋的大量發現,不過是近十幾年的事。偶而在報紙上看到,湖北鄖縣發現了幾枚恐龍蛋、廣東南雄有大批的恐龍蛋出土……,對當時的我來說,不過是我有興趣的一的新聞而已。
    這是一顆較為罕見的長形恐龍蛋化石,蛋殼的色質與圓形的顯然不同。我也只有這一顆。

    河南南陽的一則新聞,真的是起動了我好收藏的毛病了。報導是指當地的農家常去撿一種圓形的石頭用來砌圍牆,後來被喜歡收集石頭的人發現了,竟然可以賣到五元一枚,農人就紛紛把牆拆了賣圓石頭。後來越賣越貴,賣幾十元、幾百元都有人要。事情驚動了官府,終於知道了圓石頭就是恐龍蛋化石。

    像恐龍蛋這樣珍罕的化石,應該只有在博物館裡才看得到的古董。怎麼會遍地都有、農人都撿得到呢?那麼,像我這樣的窮小子有沒有可能擁有呢?於是,我展開了恐龍蛋搜索之旅。

    在澳洲的一個網站,出售小片的恐龍蛋蛋殼化石碎片,一小袋(約六、七片)三美元,大一點的一片五元,看圖片還蠻有點意思。後來又在美國、香港等地找到了好幾個有恐龍蛋或蛋殼碎片的網站。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趙資奎教授和他的簽名。

    在我的認知中,恐龍蛋蛋殼也是很重要的化石;在中國有一位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趙資奎教授,他就是從恐龍蛋蛋殼研究恐龍滅絕理論的專家。而他也是一位教人不倦的教育界長輩,我從信函中請教他也毫不吝嗇的回答及送我許多有關恐龍蛋的資料。所以我更高興的從蛋殼開始收集我的恐龍蛋收藏。

    中國是出土恐龍蛋化石最多、品種也最多的地區,最早是在內蒙古二連盆地發現恐龍蛋化石,後來又在遼寧、山東、廣東、江西、安徽、新疆、寧夏、湖南、湖北、吉林、河北等地先後都有發現,尤其是河南省南陽地區西峽、內鄉一帶,發掘出一個晚白堊紀地層,其中有大量的一窩一窩的恐龍蛋化石,而且保存完整,為全世界研究恐龍的科學家呈現了一個極有價值的寶藏。
自己製作恐龍蛋收藏品
    恐龍是一個極為龐大的家族,雖然距離現在至少也有六千五百萬年了,考古學家鍥而不捨的鑽研,也分出了恐龍有草食性和肉食性,也分兩足行走或四足行走,體型的大小更是懸殊,1979年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發掘出來的地震龍,估計長達54公尺,50公頓重,是目前所知最大的恐龍了,中國內蒙古曾經採集到一些骨骼非常完整的小型鳥腳類恐龍化石,身長只有25-30公分,跟現在的雞差不多。絕大部份的陸棲恐龍都是卵生繁衍後代,有一個特別的現象是,無論是多大頓位的恐龍,所生的蛋也不是很大的。有記錄的世界最大恐龍蛋是在中國浙江天台縣出土併排在一起的二枚大型獸腳類恐龍蛋,長達40多公分,最小的恐龍蛋是長1.8公分,比現在的鶉蛋小多了。

    同時,我也分享收集的經驗給同好,在這最高檔的化石收藏中也可以從一塊錢開始起步。一塊小小的蛋殼化石也可以裝潢成一個精采的展示品;我的做法是這樣的:你得先有一片或數片恐龍蛋蛋殼化石,在一張厚卡片紙的上半頁列印一幅彩色的恐龍孵蛋圖(網路上很多),在紙的下半張適當位置切割一個小方洞(看你的蛋殼大小),你也可以印一些說明文字,再到99分商店去買一個鏡框裝起來。這樣,花不了幾塊錢就擁有一件博物館級的收藏品了。

    恐龍蛋化石的市場價值,從數十元到數百元、數千元都有,最近一個拍賣會上42萬元成交了一窩帶有小恐龍骨骼的蛋窩,不過聽說中國官方正在交涉,認為這是一件被走私出來的國寶,是不允許交易的。說明了恐龍蛋的收集,是非常困難的一個項目。我努力經營了數十寒暑,也不過只有大大小小、破破爛爛的十幾枚而己。

    正宗的收藏不容易,轉而向「旁枝」發展;只要是跟恐龍蛋或恐龍有關的考古學家、畫家、作家……,收集他們的簽名,倒是有了一些數量,也是樂趣無窮。
    韓德瑞克森在一幅她發掘到的恐龍照片上的簽名,右邊是她的著作和簽名。


    在2006年的夏天,得到了一個幾乎都忘掉了的大信封,是美國傳奇女探險家蘇‧韓德瑞克森寄回給我的,她在她發現的暴龍「蘇」完整骨骼化石照片上的簽名,她並且在照片上下方的空白處寫了三行字:「我希望蘇(T Rex)能夠為你簽上她自己的簽名式,Rex Wishes!! Sue 16 June 2006」。在我的心目中,這個簡單的簽名就是暴龍「蘇」自己簽的。另外,她在我附上的卡紙上簽了一個全名。

    暴龍「蘇」是韓德瑞克森於1990年在美國南達科他州發現的。「蘇」是六千五百萬年前白堊紀時代的生物,死亡時年齡約在出生後28年,體重約七千公斤,臀高四公尺,體長十二點八公尺,牙齒五十八顆、長十九點三十公分,膚色不詳,性別也還沒有辦法分辨。可以肯定的這是現今最大、最完整的恐龍化石。
    左圖是找到暴龍軟組織的古生物學教授史威哲 Mary Higby Schweitzer和她的簽名。右圖是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生化學家阿沙拉 John Asara贈送的恐龍骨粉末的膠原蛋白胺基酸顯微攝影照片和他的簽名。

    另外一項有關恐龍的重大發現是考古學家找到了暴龍的軟組織,根據這些微的蛋白質碎片, 證明了 我們最熟知的雞,也是恐龍的後代。這一個重大發現是北卡州立大學的古生物學教授史威哲提出的,她在一段暴龍的腿骨中找到了一些包括血管和細胞的軟組織,可是他們團隊的設備和技術無法分析這些細微的分子結構,於是請教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生化學家阿沙拉,他用極敏感的高解析質譜儀器,花了十八個月的功夫,排出了這一小撮恐龍骨粉末的膠原蛋白胺基酸序列,證明了恐龍的纖維性蛋白質。興奮的是:恐龍的膠原蛋白質跟現代的雞所含有的非常接近,確認了鳥類是從恐龍演化而來的理倫。我從2003年史威哲發現恐龍軟組織追蹤到2007年阿沙拉宣布分析結果,也完成了收集這二位重要人物簽名的任務。
    這幾粒漂亮的小石子就是Dinosaur coprolite

    恐龍化石的收藏,不是一般人個人能夠辦得到的,但是跟恐龍能夠沾得上邊兒的相關的收藏品倒也有幾樣,譬如零碎的小塊骨骼、牙齒化石都是很便宜可以買得到的。我再介紹一樣,恐龍排泄物化石碎片(你不要捂鼻子),經過打磨之後,表面光滑、色彩艷麗、花紋多變,跟巴西的瑪瑙石或南京雨花石差不多。算重量購進的話,每一粒要不了二毛錢。也別瞧不起這種東西,瑞士一家著名的手錶工廠今年推出了一款就是用Dinosaur coprolite 裝飾的限量錶,要賣一萬多元哩。

    這篇拙作就送給喜歡恐龍而又想收藏恐龍的讀友作參考,就從「一塊錢」開始吧。(這是一篇2009年的舊作,曾經刊載於「世界週刊」,小作修改及增添照片貼上網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